索尼,乖了一点。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0日09:37 上海青年报 |
事件的起因自然是目前的“当红”话题———索尼自曝“瑕疵电视”事件。与2个多月前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六款问题DC事件不同,在此次事件中,索尼开展了一次"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运动",态度万分诚恳。抛开问题事件本身不说,与两个月前刁蛮无理的行径相比,索尼的确变乖了。 根据记者的了解,索尼这次的“瑕疵电视”事件,是在该公司自己进行的老化测试 中发现的,尽管目前在中国用户中尚未发现这一现象,但是,作为一家全球化的企业,索尼这种正视隐患的负责态度,本身就值得许多企业学习。其实,主动公示产品瑕疵的现象,在国外市场比较普遍。而在国内,尤其在电子消费品类还不多见。作为一线品牌的索尼,需要承担的压力可想而知,所谓压力,就是大家对于新鲜接触的事物必然给予更多的关注,而这种关注从某种意义上,对索尼的品牌来说,就是一种伤害。果不其然,众媒体在第一时间瞄准索尼,枪炮齐鸣。也有同情的声音在网站的论坛上表态,说索尼是在自讨苦吃,根本没人投诉,自己找不痛快。 对于这种现象,家电分析专家罗清启表示,跨国企业比本土企业更容易受到媒体的关注。国际品牌是高质量、优质管理的代名词。一旦它们的产品出现问题,就会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而且它们也更容易成为别人攻击的目标。家电营销专家沈闻涧说,从某种意义来说,索尼不懂得国内家电业一些的潜规则,是自己引火烧身,但我们不得不佩服索尼的勇气。 记者倒觉得,索尼对软件瑕疵的修复,其实也是在修复索尼业已受伤的品牌形象,索尼正在强化品质管理体系,同时也是在强化危机管理的力度,也彰显出其管理的成熟度。针对消费者、公众,以坦诚、负责任、近距离地作系列性的沟通和交流,主动承认原本可以隐瞒的软件瑕疵,以消除公众对索尼企业和产品的疑虑和信心,这也是索尼历经危机,却依然受到消费者尊重和信赖的因素之一。相对个别企业隐瞒产品缺陷,让渠道和经销商承担售后服务风险责任,损害消费者利益,从而损害自身的品牌形象,实际上才是损人不利己的。 本报记者姜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