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怎样扭转居民安全感“连降三年”的局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1日00:03 红网

  这是一个坏消息:零点公司最新发布的一项针对4128名18~60岁常住居民的调查显示,我国城乡居民的社会治安安全感,从2003年开始连续3年呈下降趋势。(据《中国青年报》2月20日报道)

  之所以断定这是一个坏消息,是因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最底层、最基本的需求,恰恰就是对安全的需求。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在不安全的感觉之中,那么

发挥潜能、创造价值恐怕都会因缺乏必要的氛围而落空。此刻,对于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们来讲,最心急的事情也许莫过于要尽快扭转这种“连降三年”的不利局面了。

  在开出药方之前,似乎有必要首先弄清楚,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居民的社会治安安全感?有关安全感的话题已经讨论过数年,相关方面倒不乏现成的“结论”。一种说法是,居民的安全感取决于他所拥有的财产。支撑这种结论的理由在于,调查数据显示,中高收入的人群普遍缺乏安全感,而农民工的安全感最高。依照这种说法,让全国人民穷到“贼不惦记”的地步便从此彻底安全了,其荒谬性不值一辨。

  另一种影响甚广的说法,是治安方面太多的负面报道消融了人们的安全感。所谓负面报道存在的价值,一方面能够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应当说,负面报道对增强安全的影响是正面的。撇开这种争论不谈,所谓负面报道影响安全感的说法,很难解释以下的问题:众所周知,2003年公众安全感连年下滑的局面曾得到了大幅度的扭转,难道能够由此推断当年的负面报道管制的最严?调查显示,农村居民的安全感低于城市,难道可以由此推断农村的资讯比城市发达,因而导致农民接受了更多的负面信息?

  正确解释刚刚提出的两个问题,需要我们换一种思路。2003年治安方面的所谓负面报道不比临近任何一年少,在那一年里政府挥动铁拳向黑恶势力宣战,所取得的辉煌战绩既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又鼓舞了人民群众,因此直接提升了公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这一事例从时间纬度上说明,政府所提供的公共安全服务能否满足居民需求,这是公众安全感的决定因素。而安全感的城乡差别,则从横向上说明政府对农村所提供的公共安全服务相对不足,直接导致了农民安全感更加匮乏。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公众安全感取决于他们对政府公共安全服务的满意程度。那么,遏制公众安全感的不断下降,根本出路就在于采取措施加大公共安全服务的供给力度。公安部采取的“警力下沉,充实基层”的做法,应该可以看作是应对措施之一。当然,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公众不妨拭目以待。

  (稿源:红网)

  (作者:周之南)

  (编辑:潇湘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