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铜像承载着难以抹去的记忆(孙中山铜像摆放大家谈系列之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1日01:47 江南时报

  江南时报编辑同志:

  贵报近日关于“孙中山先生铜像摆放”这一问题的讨论相当激烈。大家的热情关注显示了贵报编辑的问题意识是相当强的。也说明了贵报善于从南京文化入手来选取讨论焦点。这就使人们在阅读贵报时,既获得了当代信息,又了解了一定的先进文化内涵。拜读了几位先生的意见:欧阳先生建议铜像摆到鼓楼广场,王里先生认为应借鉴他市经验,高小超先

生说不需要再摆放等等,可谓见仁见智。就本人而言,中山先生的铜像摆放与否,牵涉到三方面的问题:一、中山先生铜像性质是什么?二、中山先生铜像对南京市有什么意义?三、中山先生铜像在人们心中的价值是什么?如能回答这三个问题,则关于“孙中山先生铜像摆放”问题的PK可能会消歇。以下是本人愚见。

  第一,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到现在已成为了文物。据考证,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在全国不止我们南京一尊,上海有,广州有,南京也不止一尊。一尊在南京市钟山脚下的藏经楼——孙中山纪念馆前。这一尊原是1942年竖立在新街口的宫灯形牌楼上的;1966年“文革”开始后,这尊铜像被搬到中山陵园档案室内;1968年夏季,才将铜像竖立在中山陵墓前广场南端的孝经鼎处;1985年3月经市政府批准在藏经楼成立孙中山纪念馆,征得各界人士的意见并反复研究,3月12日前夕中山先生铜像迁到藏经楼前广场供人们瞻仰。另一尊是1996年重新雕成的,雕成后摆到了新街口。然而到了2001年,南京开工建设地铁一号线,因工程需要,铜像被迫再次搬离新街口,至今没有回来。大家的争论也就是由此引起的。从这两尊雕像的历史沧桑可见,中山先生铜像的性质是属于文物。可以这样说,新街口中山先生铜像与总统府、中山陵成为了南京市的“中山文化”链。总统府是孙中山生活工作的地方,中山陵是其安息的地方,而新街口则是作为中山先生容颜再现的铜像最早摆放的地方。由新街口中山先生铜像的立与离的历史可知,中山先生铜像是文物,是南京“中山文化”的历史见证,应当重新摆放。那种取消摆放的说法应当纠正。

  第二点,中山先生铜像是中国人特别是南京市人对革命伟人孙中山的纪念。人们纪念他,将其铜像摆放在新街口这一闹市区,是为了更多的人随时能瞻仰到他的遗容,感受其革命风范,发扬其“天下为公”的精神。反过来看,中山先生铜像也增加新街口的文化内涵。新街口作为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中山先生铜像的广告作用不可小看。中山先生的精神无形中也影响到商界人士的生财之道、人生态度。他泽被新街口商业区的功绩是很明显的。人们要求重新摆放中山先生铜像可视为对中山精神的呼唤。重新摆放铜像,对新街口对南京市有百利而无一害。认识到这些意义,否决之议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第三,对在南京市生活过人们来说,曾矗立的中山先生铜像已成为新街口甚至南京市的一个代号,一种标志,一段难以抹去的记忆。这里只举一个例子。广东暨南大学的教授赵维江博士,曾在南京师范大学攻读过硕士、博士。久别多年,前不久重游故地,专门寻访却找不到新街口。当得知中山先生铜像被搬走时,连声惋惜:“怎么可以这样呢,那是南京的眼睛呀!”显然在赵博士那里,中山先生铜像就是他寻梦的路标。如果不早一点竖起中山先生铜像,试想,有多少到新街口寻梦的人会失落!会遗憾!

  当然,中山先生铜像的竖立有形式主义之嫌,而如果真要认真纪念中山先生的话,正如高小超先生所说,当多了解中山先生生平事迹,读其著作,循其追求,让博爱精神体现处处。

  南京市随园汴宁客斋许真

  《江南时报》(2006年02月21日第二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