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种粮大户的苦恼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1日04:36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近日,记者在怀远县鲍集镇采访,遇见了“全省种粮大户”孙本亚。一见面,这位昔日的“种粮状元”却唉声叹气:“我现在只有600亩地了,还算什么大户呀,说不准再过两年就没地种了。”

  孙本亚1996年流转土地1000亩,2002年发展到2000亩,现在怎么就一下子减到600亩了呢?

  孙本亚介绍说,1996年他刚承包土地那会儿,种地不仅要交农业税,还有“三提五统”、按地出劳动义务工及其它杂费,辛辛苦苦种的粮食交这钱交那钱,也就只剩口粮了,那时他提出要承包地,乡里乡亲都争着把地转包给他,还常常因为他种不了这么多遭人埋怨。2004年实行农业税费改革后,鼓励农民种粮食,不仅不收农业税,种粮还有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农民一看种粮合算了,纷纷要回自己的承包地。

  “当初租地是订了合同的,怎么能说要就要呢?”听了这话,孙本亚直叹气:“乡里乡亲的,你能不给吗?”孙本亚说,他第一批土地订的是5年合同,后来怕变就订了10年的合同。可是农民不管这一套,想要就要。更让孙本亚有苦难言的是,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几年来他陆续投入200多万元,用于铺路、修建桥、涵、闸。“地一要走,这些投入都泡了汤。”他说,农民都是一家一户的,合同根本无法执行,遇到农民要地种,村委会没办法,乡镇政府也很无奈,就是打官司也难。

  说到要地不给的后果,孙本亚举了一个例子。原高庄乡有一个叫刘峰的种粮大户,他租了110亩土地种小麦。收获季节到了,农民一看小麦长势好,当即就要刘峰还地。刘峰搬来合同说理,村民一不做二不休,开着收割机就跟他抢收。没有办法,只得还了地,到外地打工去了。县农业部门有关负责人分析说,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国家鼓励粮食生产的惠农政策真正发挥了作用,另一方面也反映,有些农民遵守契约的法律意识还很淡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