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昌古镇3月搬完 国庆将迎客(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1日06:45 重庆时报

  

大昌古镇3月搬完 国庆将迎客(图)

  草药医生的发型吸引了游客的目光

  

大昌古镇3月搬完 国庆将迎客(图)

  一居民走过大昌街头

  

大昌古镇3月搬完 国庆将迎客(图)

  大昌古镇复建效果图具有1700年历史的三峡袖珍古城大昌,将在3月底完成35处古建筑的整体拆迁。古镇街头,昔日的繁华已经不再。大昌最后的守民也在紧张地准备搬迁,人越来越少,于代华夫妇守着面条铺维持着最后几天的生意。做面条生意已经20多年,每天压面条、卖面条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程序。“我们也要搬了,到新城还做面条。”说起新城,两人充满了希望。

  9月底,大昌古镇将在离原址5公里外的新址照原样复建完毕,国庆节将正式对外开放。

  35古建筑整体搬再现明清民风俗

  大昌是三峡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古城,古城墙基清晰可辨,东西南门尚存。城内石板铺地,屋宇翘角飞檐,精巧别致,古风浓郁,呈现明清建筑特色,长江支流大宁河宛如带状穿流其间。古镇中现在尚存古建筑48处,保存完好的有35处,计划对其进行整体搬迁,其余13处拆除后,将作为修复材料使用。整体搬迁的35处古建筑中,民居有26处。房屋大都是明末清初时建的。

  目前,需要进行整体搬迁的35处古建筑中,5处尚没有动工的包括东、西、南三座城门等。

  复建后融入小三峡旅游

  大昌镇副书记唐述德称,复建后的大昌将融入小三峡旅游,作为景点进行开发经营。按照构想,古镇内将再现明清时期的民风民俗,古镇的防火、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则会按照现代进行设计,但均会隐藏起来不会影响古镇的整体风貌。路灯也要尽量和古建筑协调。

  国庆节大昌新貌迎客

  按照大昌古镇的搬迁要求,4月底前,整个大昌将完成清库。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通过对古镇的考古研究,初步推断出大昌古镇可能就是过去巴人的都城。届时,有关部门还将对大昌古镇的地下文物进行考古发掘。

  9月底前,大昌古镇将在新址复建完毕。国庆节期间,复建后的大昌将以全新的面貌正式对外开放。

  南门古树焕新春要咋搬难倒专家

  大昌古镇建在大宁河畔,占地约10公顷,街道呈“T”字形,串通东、西、南3座城门。南门因一株百年黄桷树依附城墙壁生长而最有特色,百年古树也因此成为大昌古镇的灵魂。这棵体型硕大的百年黄桷树,庞大的根系将整个南门牢牢抓住,随着根系的膨胀,城墙多处已经被胀裂。

  如何将南门及古树完整地搬迁到新址?难倒了诸多专家。搬迁后,如果按照原样将古树栽植在城墙内,不但难度极大,而且不断膨胀的根系对城墙安全也构成威胁。如果不按照原样栽植,南门的特色也将失去。南门古树本来显得很苍老,但由于水位上升,古树得到了更多的水分滋养,愈加显得旺盛年轻。专家称,古树生命力的增强本是好事,但由于其体内水分的增多,搬迁后更容易导致脱水死亡,这给古树移植增加了难度。

  目前,专家还没有拿出具体的南门搬迁及古树移栽方案,但肯定的是,古树必须在3月底35处古建拆迁完毕前,得到妥善的解决。

  帝主宫2个月完成复建

  帝主宫拆迁后,正殿及偏殿的梁柱木料堆满了整整两间库房。梁柱每根重达数百斤,四个人抬动仍感费力。石墩雕刻有精美的花纹,每块都有100多公斤,虽经数百年风雨花纹仍细腻传神。

  昨日,工作人员正在将帝主宫的材料抬出库房,帝主宫复建工作正式展开,预计两个月内可以完全复原。大昌镇党委副书记唐述德称,复建按照“留旧去新”的原则对搬迁的古建进行复原。古建拆除后,首先对构件进行编号,木料还要进行防虫、防腐处理,实在不能再进行使用的构件才进行替换。

  ■采访手记

  古镇大昌已收拾好行囊

  漫步大昌街头,感觉和一年前已大不相同。随着大昌拆迁的加快,古镇的供水、供电正在逐步减少。众多的大昌商铺却一如既往地坚持着原有的习惯,只是商品的种类发生了变化,纸钱、鞭炮、日用五金成了抢手货。古镇人告别老院搬进新家时,都要拜祭祖先放挂鞭炮,以图吉利。搬新家少不了添置新用品,古镇涅槃前,大昌的商铺又短暂地火了一把。

  罗在仁是古镇知名的铜匠,“我14岁开始打铜。”已满80岁的老汉自豪地比画着。古旧的铺子,显出历史的沧桑,摊位下摆满了化铜的坩埚。除了满满一盘铜屑,摊位上却看不到任何的铜器。“老了,打不动了。”老铜匠望着废弃的火炉说。他现在已经开始代理一些铁农具维持铺面的生意。

  大多数的古民居已经被拆除,温家大院留在了最后。作为千年古镇大昌的标志核心建筑,温家大院给温光林带来无尽的自豪,儿子将家中祖辈传下的旧瓷件件拿出,擦拭,温家已经收拾好了行囊。作为古镇招牌的温家豆腐,生意也已搬到了新城。本报记者李增勇文/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