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2010年 绘就农村新面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1日08:15 贵州日报

  主要目标:确保基本农田面积达到36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以上;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80万人左右;力争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5%以上;稳定确保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户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基本解决农村现有贫困人口的温饱。

  加强新阶段扶贫开发:集中力量帮助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

门路、提高基本素质;整合各类扶贫资金,重点实施整乡推进和整村推进相结合的“百乡千村扶贫工程”;“十一五”期间继续抓好100个一类扶贫重点乡镇,每年抓好1000个左右一类扶贫重点村的开发工作。

  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三小”工程“100万个以上,农村人均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到0.5亩,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十一五”期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粮食年均产量保持在1160万吨左右。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生态畜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畜牧业在农业增加值和农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培育及引进龙头企业、发展中介组织和建设原料基地为基本途径,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向市场化、产业化和现代化转变,力争到2010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280万人。

  读者点题:《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如何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

  张太平(省农业厅总农艺师):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之一。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关键要立足全国,看能否在质量、规模、市场占有率上取胜。当前,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水、路和产品储藏问题,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把建立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纳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争取打造无公害商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专业市场,帮助农民树立起市场意识和商品意识。要加大推介力度,地方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在产品推销上下功夫,力争拓宽销售渠道。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证一批青壮年农民留守本土,通过对他们开展相应技能培训,提高组织化程度,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本报记者 肖磊 实习生 杨晶)

  读者点题:《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期间,我省将基本解决农村现有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如何保证这一目标的顺利完成?

  龚晓宽(省委讲师团团长、研究员):首先是要进一步提高对新阶段扶贫开发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扶贫开发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解决了农村的贫困问题,才能实现建设和谐农村的重大目标。二是要在扶贫开发中突出“整村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产业化扶贫三个重点。继续抓好“百乡千村”扶贫工作,争取整村推进的投入有相当幅度的增长;要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提高素质和转移质量。三是要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贫困地区的生产力,通过深化改革,把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本报记者 朱邪 实习生 鲍籼膨)

  读者点题:《规划纲要》指出,力争到2010年,我省农村人均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到0.5亩,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十一五”期间,我省将如何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涂集(省水利厅副厅长、高级工程师):“十一五”期间,我省将加快以解决工程性缺水为重点的水利建设步伐。建设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和“滋黔工程”一期的18座中型水库,新增浇灌面积49万亩,改善浇灌面积10万亩;建设以小水池、小水窖、小山塘打捆命名的“益民工程”,发展雨水集蓄利用来解决旱地浇灌和人畜饮水;对7个大型灌区进行配套改造建设,新开工建设铜东和盘江两个大型灌区。省级财政将加大水利投入,每年稳定在3亿元以上,新增部分用于中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三小”水利建设、病险水库治理等。为粮食产量达到1160万吨,农业增加值年均增加4%左右的目标奠定基础。(本报记者 王斌)

  读者点题:《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期间,我省将坚持贯彻“生态立省”战略,力争到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为此将采取什么具体措施?

  官国倍(省林业厅总工程师):“十一五”期间,我省将以生态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林业生态、产业“两大体系”建设。按照“西治、中保、东用”的布局,在西部和西南部地区加快生态建设,配套实施农村沼气、生态移民等综合措施,保护生态建设成果;在中部地区营造环境优美的城市生态系统;在东部等森林资源较好的地区,加快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和林产品精深加工业,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继续实施好退耕还林等“六大工程”,抓好石漠化治理,抓好速生丰产林、特色经济林、木本中药材等基地建设,初步建成功能完善的“两江”上游生态屏障。

  (本报记者 朱邪 实习生 鲍籼膨)

  作者:吴一文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