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水平”是评估出来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1日21:33 南方网
 南方社区 lup

  “评估”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评价方法,最初是一些评估公司接受委托对某一个特定的事物进行评价,后来发展到对一个工作体系的评价。例如ISO-9000标准就是涉及质量与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估标准。接受这种评估的评估机构并不对委托方的企业产品质量进行任何评价,而是依据委托方的《质量管理手册》对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公正的评价,这种评价重在检查企业制定的《质量管理手册》的有效性,体现其实现产品质量的能力。因此这种评估并不代表该企业产品的质量水平,产

品质量水平既要看企业产品的标准,然后再参照评估结果。前者是确定产品质量的尺度,后者是检查企业承诺质量的管理体系的保证程度。不过企业产品质量最终的确定还是要经过权威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以及市场消费者的反映,这是最有权威性的结论。

  1990年原国家教委首次把评估引入到对高等教育的评价上,当时出台的文件是:《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规定》的指导思想是:“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标准,通过系统地搜集学校教育的主要信息,准确地了解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对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作出评价,为学校改进工作、开展教育改革和教育管理部门改善宏观管理提供依据。”这种评估分成“合格评估(鉴定)”和“办学水平评估”两个部分。这种评估已经持续了许多年,一些省也提出对基础教育实行评估,例如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关于实施普通高中星级评估有关具体问题的通知》,这也是一个水平评估的意见。

  教育评估的“合格评估(鉴定)”是一种对办学条件的认可,这种鉴定工作是必须的,这是一个最低的标准,因此应当由相应的教育行政机关在批准学校的设立。关于这个问题《教育法》第十四条有明确地说明:“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相应的领导机关批准学校的设立同时就对办学的条件进行必要的鉴定。因此这个《规定》说的“合格评估(鉴定)”是重复的。

  这几年教育部自己认为教育评估成绩是大的,而且要坚持下去。这是指水平评估。然而整个社会的反映与教育部的这个评价并不一致,因为这种评估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些高校盲目追求一个模式,把“申博”、“申硕”作为主要目标,也把不同刊物发表的论文作为学校发展所追随的目标。许多学校不适宜的提出要办成国际一流的高等院校,“造大船”就是这个背景的产物。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2002年在南京对记者讲的:“中国高校现在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做什么都是一个模式。”这种一个模式的后果就是所有的学校都在追随一个“水平”评估的标准,这是非常不切合实际的,各类学校不可能由此一刀切实行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换句话说中国的高等院校不能都成为清华北大。现在一些重点高校的学生分配不出去,一些研究生的分配也出现问题。可是也是另一些高校,仅仅是高等职业学院的毕业生却十分抢手,原因就是如果盲目追求一个目标,忽视社会需求必然导致毕业生的出路问题。前者是追随一个标准,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结果,后者重视培养人才,结合社会需求的结果。

  评估本身反映的问题更多,尽管在公开媒体中看不到批评的意见,在网络中批评的意见主要集中在评估过程作假的问题。一些官员,坚持这种评估的专家辩解说这可以实现“以评促建”。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各个学校都把评估看成学校领导的重要“政绩”,追随的是表面化的工作,有许多“政绩”都是造假造出来的。于是不惜工本,不惜财力,实行全校上下一致总动员,把评估作为头等大事,作假的事情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这一点我想参与评估的专家以及教育部的官员也是清楚的。评估过程学校如临大敌,对评估专家唯唯是诺、毕恭毕敬,整个评估过程前前后后浪费了大量的资金,不能避免腐败的问题也在其中。评估一结束,皆大欢喜,然后就是发奖金。通过评估学校提高了什么,说法不一,上下看法并不一致。笔者以为这种评估忽视的是办学的基础工作,忽视实事求是的发展目标。

  一些地区对基础教育实行评估举办星级学校,评估的标准是以高考的成绩划线的,评估的目的成了教育优质资源实行收费的借口,这对中国的基础教育有百害而无一利。

  实际上教育评估与企业产品的评估一样,最终还是由社会评价作为最终的结果。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对照一下,上个世纪80-90年代,中国风靡一时的产品评优现在已经云消雾散,“国优部优”已经不再是金字招牌,曾经有过的“国优部优”的产品绝大部产品分连同企业都已经退出市场。如果对当时产品评优记忆犹新的人一定会公正的提出,这种评优实际上是贻误了一些国有企业的发展机会,其中盲目追随,重复建设,大量作假都是不能原谅的过错。今天没有类似的评比,行业之内部都不再搞这一套,产品质量由国家权威机构进行例行试验和市场抽查,产品的最终公认还是由消费者说了算。客观地说这几年评比没有了,中国企业产品的质量水平整体在提高,特别是出口产品,如果没有质量的竞争力,中国无法保持高速增长的出口贸易。因此“水平”靠评估时评估不出来的,社会认可是最高的评价。

  教育不能作为一种产业,但是作为教育的产品也必须最终受到社会的认可,教育部如果忽略了这一点的话,中国教育将会走更大的弯路。今天社会对教育的评价不高是多方面的:有整个高等院校的教育科研成果,以及这些成果如何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的问题;教育的目标既是选拔人,更是培养人,应该是“百年树人”,选拔都应当贯穿于培养人的过程之中,忽视素质教育,而以分定优劣的最终结果是社会教育无法塑造下一代成为有用的人才。可见水平不能通过评估评估出来,水平还是搞踏踏实实的具体工作,不断创新发展所取得。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评估应当重新反省,中国教育需要实事求是,多从实际情况出发,教育兴国不能再贻误,中国教育的最终成果还是由整个社会来评价。因为整个教育的发展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进,任何浮夸,作假和腐败,以及偏离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都终将贻害中国的教育,这一点不能再犹豫了。

  参与讨论>>>

  (编辑:徐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