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小学生旁听人大会议有助于培养公民意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2日00:06 红网

  早春二月,虽说仍春寒料峭。但春的气息已悄然扑来。各地的两会也紧锣密鼓的正在召开。2月15日,沈阳市第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旁听席上6张稚嫩的面孔成为此次会议一道亮丽的风景,并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他们就是从20多万沈阳市中小学生中选出的旁听此次人代会的学生代表。(2月20日《检察日报》)

  我本人也是政协委员,我所在的区这几天也正在召开两会。看到沈阳的这则新闻,

我感到十分亲切。自从1989年4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规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设旁听席这一制度以来,旁听制度对于完善对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的监督机制,增加人大工作的公开度、透明度,增进人大常委会与人民群众的沟通与联系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事实上在今年1月15日,上海市人大率先在人代会上允许外来务工人员旁听,这一次的中小学生旁听虽说是第一次,但它的意义不可低估。

  这正如担任“小代表”辅导老师、已连任21年代表的辽宁省人大代表冯有为所说的那样:“现在很多成年人不懂得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而‘小代表’旁听人代会的尝试,不仅给未成年人提供了认识和了解社会的机会,对青少年从小树立‘我是祖国小主人’的民主意识和政治意识,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可能有人认为此举是作秀,这种说法是没有多少道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既然如此,学生作为公民为什么不能旁听大会呢?

  不仅如此,我觉得中小学生参加人大会议的最大意义是可以培养他们从小树立公民意识。

  什么是公民?公民指在一个国家里,具有该国国籍,并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社会成员。什么是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身公民身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认同。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这种认同感。公民意识教育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渠道进行的。让中小学生参加两会旁听,虽说身份是旁听者,但他们会亲身感受到人民代表是如何行使公民的神圣职权,从而不仅在书本上,更在行动上学习公民意识。

  美国的学校非常重视公民教育,在2005年秋天的美国地方选举中,竟然选出了一位年仅18岁的年轻市长。这位名叫山姆·裘尔的高中生在学校里就对公民课特别投入,还参加学生俱乐部和学生会的工作。他在几年前就开始阅读市镇委员会会议的记录和简报,旁听市镇委员会会议。所以山姆很自信地说,当市长的资格,他一点不比别人差。

  山姆·裘尔的例子说明了什么?说明美国学校公民教育是非常成功的。我国由于受传统文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影响,对学生的教育仍然是很封闭的。这种以现存答案和死记书本知识的教育对学生的创新思想的培养非常不利。从公民教育的角度讲,也不利于培养具有独立思想的公民。因为,这种只记现存答案的教育是听话教育、臣民教育。而这种教育只会培养唯唯诺诺的人,而唯唯诺诺的人是很难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的。

  好在我国目前有一批有识之士正在做培养公民教育的有益工作。2005年12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针对中小学生的完整意义上的公民教育读本在北京大学出版社诞生。这个读本就是要训练学生成为一个能履行权利和义务的公民,其第一条是:“我不放弃选举权,并且自由选举我所佩服的人。”

  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博士生导师朱永新主持的新教育实验也将公民教育纳入其中,他把公民教育称之为:修补“人的教育”的缺失。他还说:“一个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人,不必是个血脉里流淌着‘六经’的大写的人,但必须是一个有着现代公民素养的世界人,一个骨子里没有臣民意识的人,一个珍爱公平、自由、正义、平等精神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沈阳让中小学生参加两会旁听是既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创新,它对培养中小学生的公民意识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稿源:红网)

  (作者:徐晓)

  (编辑:潇湘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