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穿街走巷听平海古城“讲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2日05:08 深圳特区报

  为防倭寇骚扰,明初东南沿海建有60多个卫所,如今只有惠东平海古城等保存完好。古城至今保留着遐迩闻名的平海渔歌、独特的方言“军声”和几成绝响的鲤鱼舞、凤舞

  穿街走巷听平海古城“讲古”

  春节刚刚过去,正月十六“摆盆”的热闹和笑声还躲在古巷子里久久不肯离去。孩

子们又开始盼望着三月三的“摆戏台”了。古老的小巷里,不时传出一阵阵慷慨激越或悲戚缠绵的正字、白字戏曲音乐,令人恍惚有隔世之感。

  在这样的时刻,静下心来,到惠东县平海古城的小巷子里随意地逛逛吧,听古城讲讲那600余年来的陈年旧事;或者登上古城门,穿越历史的烽烟,看看这古城的一砖一瓦藏着多少喜怒哀乐——

  烽烟铸就文化古城

  回到621年前——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朱元璋为了抵御倭寇的骚扰,“靖海上烽烟,卫边疆社稷”,在惠东县稔平半岛建设守御千户所城,这就是平海所城。9年后,所城建好,所城最初的建设者,以及从各地调来的1000多名守城士兵,便成为所城最早的主人。

  只是为抵御倭寇而存在,在士兵们的心目中,当年的所城不过是一个临时的驿站,充满着阳刚和力量,也萦绕着浓浓的思乡愁绪。在数百年的岁月流逝中,士兵们的后代开始在这里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大江南北的文化和风俗在这里碰撞、融合,所城也由一个军事小城,渐渐变得有血有肉起来,成了一个有着丰富文化气息的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广东省东江地区最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区域。

  史料记载,明初东南沿海建有60多个卫所,但岁月纷扰,许多所城已经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只有平海古城等保存完好,并且形成丰富而独特的民间文化、艺术,成为岭南文化的“活化石”。古城内现有居民8000人左右,有西北、东门、南摆等3个村民小组,属平海镇社区居委会管辖,讲当地特有的方言“军声”。

  历史变迁的“活化石”

  狭长而不规则的“十字”型古街,挑着东南西北4个古城门,这就是古城独特的结构。十字古街内是民居,中心还是古商业街。4个城门的城楼则是古瞭望塔,城门外还有一圈弧形的围墙,西北村民小组组长汪洁说,这叫“钟耳”。因为古城形似一口燕尾古钟,平海又被称为钟城。汪洁多年来沉迷于古城历史文化的考证和研究,是古城最专业的“导游”。

  一头扎进狭小的十字古街,记者犹如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狭小的古巷只适合马车走,街道两旁的民房一间紧挨着一间,不少是明清时代的古建筑,临街的房子几乎家家户户都敞着门,不时有老人坐在屋檐下,细心地梳着髻,打发闲散时光。如不是偶尔有摩托车呼啸而过,很难让人意识到时间已进入21世纪了。

  在古城内,常常可以看到青灰瓦、麻石门框的大宅子。汪洁带记者去看一曾姓的宗祠古屋。那是左右对称的方形砖屋,前有院子后有花园。大门框由长长的麻石铺就,粗大的栋梁,精致的木雕,因年代久远,愈显庄重古朴。房子有天井,主房的两侧,各有两排供佣人住的低矮房子。汪洁说,这样的布局,是因为曾家明清两代都有人在朝廷做官的缘故。记者在后屋看到一些曾家先人的碑石,上面刻着“雍正”、“光绪”、“皇清敕封儒林部”等字样。

  位于十字街东街的刘家古宅,则由4套大宅组成,俗称“四马拉车”,又是另一番风景。其大门的建筑都是“商”字型,在正厅有祭祀用的立柜,两扇木门雕刻精致,分别刻有金箔画“捷报图”和“四相图”,画面虽已陈旧,但线条清晰可见,非常精美。古宅融进了岭南、闽南及中原等不同地方的建筑风格。

  民俗文化是古城的生命

  如果说古朴的建筑是古城的外形,丰富纷繁的传统民间文化则是古城的血液和生命。早在1991年,平海古城就被评为广东历史文化名城,元宵的“闹花灯”、正月十六“摆盘”、三月三是“摆戏台”、端阳节的“赛龙舟”、中秋节有“拜月会”。在悠长的岁月里,古城人将平海渔歌唱到大江南北,创造出细腻逼真的凤舞、鲤鱼舞,或者用信手拈来的任何一样东西进行扮景和艺术造型。

  古城人对于艺术的热爱,从其广泛的戏剧欣赏兴趣可见一斑,粤剧、正字、白字、西秦、汉剧、潮剧,及至京剧、花朝在这里都很受欢迎。在古城穿街过巷时,常有一阵阵激越或缠绵的正字、白字戏曲音乐飘然而至。为了看戏,古城人不惜慷慨解囊,方圆不到4平方公里城内,除了政府兴建的一座影剧院外,由当地群众捐资兴建的剧场就有4个,且建得高大堂皇。每逢春节、中秋、庙会,定请戏班唱个通宵达旦。

  就连古城人的语言——“军声”也非常独特,因为移居至此的士兵来自大江南北,各地方言在此共同“进化”,就形成了一种新的语言形式。汪洁分析说,也正是由于古城的文化属于一种五味杂陈的移民文化,几乎全国各地的民俗都能在这里依稀找到踪影。民俗文化的迁徙和融合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总是让人似曾相识又不乏惊喜,这就是文化的生命力。

  各路“神仙”汇聚古城

  记者发现,寺庙林立是平海古城的另一大特色。在这块土地上,大大小小的寺庙星罗棋布。一座座寺庙建筑精美,结构奇特,最具代表性的有城隍庙、龙泉寺、榜山寺、龙船庵、普照庵、觉明洞、东岳庙……

  是啊,古城的祖先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也把家乡的各路“神仙”一起请过来了,陪伴他们勇敢面对这块陌生的土地、莫测的大海和不可预知的未来。久而久之,各路“神仙”在这里狭路相逢、和平共处,在这里形成了非常发达的神祉文化。不管是否过年过节,古城的空气中总是弥漫着香火的味道。

  汪洁高兴地说,平海古城已被列为惠州市文化保护单位和广东历史文化名城,古城门、古民居、古寺庙都不能随便拆了;而鲤鱼舞、凤舞、渔歌、军话等文化形式也开始作为历史文化的珍宝,为人们所重视和保护起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