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山路上的孩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2日06:50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

  □黎楠 (陕西宝鸡)

  前不久,报社配合市上的扶贫战略,组织了一次赴贫困山区的采访活动。这样的采访当然少不了摄影部的事,而我又是摄影部最年轻的“小记”,于是我首当其冲地挑起了这

份“苦差事”。

  其实我倒真不觉得这是什么苦差事,因为自小在城市长大的我还从未尝过贫困的滋味,这不正是个体验生活的好机会吗?当我真正来到那片属于我市目前最贫困的山区时,我被震撼了——放眼望去,这里全是山,很多地方居然连一点现代化的痕迹都看不到。那些村民家就散落在山上,有些同属一个村的两户人家在两个山头上,如果两家想串个门儿大约得需要一天时间。

  也许是刚从大学毕业的缘故吧,我很想了解这些山里孩子的上学状况。在一位村干部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一所偏僻的山村小学。这所小学位于一个很深的大沟边上,地方小得可怜,只有3间教室,一开始,我几乎没把它当作学校。更让我惊讶的还是教室里面的情景,在这个学校里,每间教室都有二三十个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一起上课,黑板被分成几块,一块是某年级的数学,一块是某年级的语文,而老师只有一个,他时而引导着这边的孩子冥思苦想地做数学题,时而带领着那边的孩子背诵古诗,真是忙得不可开交。我的到来令孩子们又惊讶、又好奇,他们那单纯、质朴的目光令我感动也令我不安,我默默地退出教室,真的不忍心惊动这些孩子了。

  走出校门,再次看到那个又深又陡的大沟时,我忽然想,这些孩子是怎么上学的呢?你看这沟,四五十米宽,二十来米深,至于长度,我无法估算,因为两边都看不到头。陪同的村干部对我说:“这个学校的孩子几乎有一半都住在沟的那边,他们每天上学都要把这沟翻两遍,虽然很危险,但也没办法,因为这条沟很长,如果绕着走就太费时间了。不过,遇到暴雨来临、沟底有积水的时候,孩子们还是得绕着走,那样一来有些孩子从学校到家可能要将近3个小时,而那时学校的作息时间也就得变成上午9点上课下午2点放学了……”接着他又告诉我这条沟的来历。原来这里土质普遍稀松,经不住流水的冲刷,慢慢就形成了这么一个沟,现在这个沟每年都在变宽加深,如果再不治理,后果真的不敢想象啊!听到这里,我赶忙问,难道就没有一点办法吗?他说:“当然有了,如果能在沟下方建一个淤积坝就可以了,让堤坝挡住下滑的土石,再加上人工填埋,过不了多久就能把沟平了,可是这需要一笔钱,村上拿不出啊!”“多少钱?”我问。“有十来万就足够了!”天呐,一个涉及那么多小学生及村民安危的工程只需要十来万!十来万,在这里成了一个难以企及的天文数字。

  听了这些话,我知道我应该拍摄的主题了。我在沟的对面架好相机,没等多久,孩子们放学了,这时候出现了一个非常壮观的场面——孩子们手拉着手排成一队向沟下走去,组成了大大的“之”字形。我赶忙按下快门,一张被我命名为《山“之”路》的照片诞生了。

  回到报社后,我立即赶写出采访报道,文章中写到了这条沟的成因以及它的危害,其中也重点提到了解决办法和需要的那十来万元资金。我想,配合这么有震撼力的照片,这则报道一定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那样,这些孩子的上学问题就解决了。想到这些,我觉得进山区采访即使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第二天,《山“之”路》发表了。令我万分惊讶的是,竟然只发了照片却没有文字!我简直不能理解,那编辑再粗心也不至于这样吧。

  很快,有位平时和我关系特别好的老编辑对我说出了“实情”。原来,我所采访的那个村恰是市里某个紧要部门的帮扶对象,我这样的文章是在给人家“抹黑”啊,报社怎敢让这样的部门不好看呢,于是就作了改变,把一张新闻照片变成了艺术照,连拍摄地点都隐去了。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自己真的还是个很幼稚的小记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