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文明“罚”不出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2日08:59 四川在线 | |
今年,针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和宠物随地便溺等突出不文明行为,北京市将配置保洁桶(箱),在上面放置纳痰袋,同时将增强即时处罚、现场曝光力度,随地吐痰最高将罚款50元。昨天上午,首都文明办主任张慧光在举行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新闻发布会上作上述表示。(《新京报》2月20日) 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和宠物随地便溺等这些不文明行为加大处罚的力度,说实话 采取简单、粗暴的处罚的确很着其他方式不具备的优势,它的震慑作用也的确十分明显,但这样换来的“文明”毕竟无法长久,是也有着极大的局限性的。比如,很可能会产生一些“两面人”,白天有人监管时,随地吐痰可能会考虑到将受到处罚,我便有所收敛,变的“文明”起来,而晚上无人监管,我又撕下“面具”,重新“不文明”;此地“不文明”会遭到处罚,我便“老实”些,彼地“不文明”并不需要承担什么后果,便依然“我行我素”,对文明置之不理,而倘若如此,这罚又有何用呢?与处罚的措施相比较,我更青睐于文化与知识的宣传与熏陶,以此增强公民的文化素质与修养,这虽然有一个艰难与漫长的过程,而其所带来的影响是持续的,是解决城市“不文明”行为的更高境界,也是城市未来管理的必然趋势与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