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发展新经济 建设新农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2日09:29 南方日报

  黄业斌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最近惠州市召开了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会。惠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但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而且也有信心和决心。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一方面要着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另一方面要找准切入点,扎扎实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促进经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又快又好发展。

  建设新农村有良好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时期,全市各级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大政方针,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经济建设。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03.94亿元,增长15.8%,增幅居“十五”期间各年之首,5年年均增长1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1.69亿元,增长18.2%,五年累计投资1066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4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399.43亿元,增长15.1%;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101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5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7%。外贸出口总额106.55亿美元,增长21.9%;实际吸收外资增长6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税收总收入、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分别增长23.8%、20.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比年初分别增长16.5和14.2%,其中农村居民存款余额增长20%。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84元,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4698元,增长7.5%。

  政治建设。稳步推进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党委会议事规划》、《政府议事规划》等制度,认真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规范程序,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务公开,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审核事项,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法定程序办事;打造服务型政府,不断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坚持同各民主党派合作共事和“直通车”制度,充分发挥参政议政和监督党政事务等方面的作用。实行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健全《村(居)民议事规划》,不断扩大基层民主。

  文化建设。大力实施文化品牌工程,全力打造富有惠州特色的东江、东征、东纵、东坡“四东文化”。《东江纵队》、《戴佛珠的藏娃》己完成摄制工作,《东坡与朝云》、《东江特遣队》制片已批准立项,歌曲《大亚湾之梦》、话剧《村官》等作品获省“五个一工程”奖。教育、科技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完成了第三批老区山区学校危房改造66所,2005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2001年增长2培。2005年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称号。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先后荣获“广东省文明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

  社会建设。广泛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和评选“十佳廉政公仆”、“十佳孝子”、“十佳外来工”等活动,逐渐形成和谐相处、谅解宽容的社会环境。去年完成民心工程22项。建成一批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城乡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覆盖率达61.6%。全市参加养老、失业、工伤、医疗和生育五种保险达236万人。低保金社会化发放率城镇达100%、农村达97.6%;五保供养工作得到全面落实。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现了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扎扎实实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和“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活动,着力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阵地建设,全市435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实现3万元以上脱贫目标。认真贯彻执行《惠州市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方案》,建立完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农村经济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健全农村审计制度,有效地遏制了农村经济建设中的违纪违法行为和不正之风。

  着力发展创新型经济

  加快发展现代石化数码产业。要紧紧抓住石化产业在大亚湾快速集聚期,全力以赴确保中海壳牌南海石化、1200万吨炼油项目顺利建设投产,千方百计搞好石化中、下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力争一大批石化中、下游项目落户大亚湾石化产业带。继续支持TCL、德赛、华阳、侨兴等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使之尽快成为国内外知名大企业集团。要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此外,还要充分发挥惠州市拥有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发展电子医疗设备产业。加快发展汽车零部件等一批产业。

  加快发展特色工业、农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培育具有自主品牌的工业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县(区)、镇。惠城区要着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打响“中国男装名城”品牌。惠东县要加大对黄埠、吉隆等鞋业专业镇的扶持力度,打造“中国时尚女装鞋都”。博罗县要建设以南亚塑胶为主导的石湾、龙溪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群。龙门县要重点抓好环球水泥公司、光大集团、塔牌集团等大型干法旋窑水泥项目的建设。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特色农业。惠城、惠阳和大亚湾区要发展无公害的城郊型商品农业,重点打响“中国梅菜之乡”品牌。博罗县要推广良种良法,发展以出口蔬菜、水果和花卉为主的创汇型农业。龙门和惠东要大力发展资源型、生态型农业和海洋水产业。

  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惠州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环境优美,先后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环保模范城”等“四块金牌”,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惠东、惠阳、大亚湾要全力打造“黄金海岸”,将惠东稔平半岛巽寮湾建设成亚洲最大的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博罗县要突出罗浮山旅游品牌,建设象头山、缚娄古国遗址、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富士山庄四点一线的旅游带。龙门县要构建“森林生态、田园风光、河湖泉瀑、文化风情”四大旅游板块。惠城区要加快开发一批集旅游、观光、休闲、运动、娱乐、购物为一体的旅游新亮点。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要以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为载体,着力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体系。要实行联合经营、连锁经营、专业化经营、集团化经营,发展经营规模大、竞争实力强的再生资源产业集团。要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倡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节约原材料以及资源的综合利用,着力建立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包括有利于资源节约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城市建设模式和经济增长模式。要加快生活污水再生利用和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推进生活垃圾和污泥资源化、无害化利用。要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创新,重点开发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减量化技术、再使用技术、资源化技术、替代技术、共生链接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等实用技术。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要加大物流市场开放力度,积极引入国内外知名品牌物流企业,推动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企业的发展。采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和装备,建立物流信息平台。重点扶持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金泽物流园、义乌小商品批发城等大型物流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仓储超市、专业配送、代理制、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促进以网络商业为基础的新型商业发展。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鼓励方便居民生活的连锁企业向城镇社区和农村居住区延伸。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要深入挖掘惠州的文化资源,着力创建融东江古代文化、民俗文化、革命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为一体,具有鲜明特色和丰富内涵的文化名城。要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加快“东江、东征、东纵、东坡”主题公园的规划建设,提高城市品位和文化水准。要繁荣文化艺术,广泛开展富有本地特色的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广场文化活动。要重点发展科技教育、信息服务、广电传媒、图书发行、音像出版、演艺娱乐和体育等产业。大力发展各类文化产品制造业和文化商贸业,形成一批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产业园区,使之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找准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要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目标,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找准切入点,扎扎实实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着力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一是解决最低生活保障方面。今年,要重点解决农村人均年收入低于1500元的贫困人口;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救济范围,做到应保尽保。二是解决看病难方面。到2008年,全市一批中心镇卫生院达到二级医院标准,1039个行政村全部建立村卫生站,全市在籍常驻农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三是解决饮水难方面。到2010年,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四是解决读书难方面。今年秋季起全市农业人口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杂费,实行计划生育的免收课本费。到2007年,全市在补足、配强、优化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基础上,按省规定的标准,装备一批农村学校初中理、化、生实验室,改造一批中心小学科学实验室、农村小学电脑室,配备一批中小学远程教学系统。五是解决住房难方面。目前,全市已完成一半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剩余的分两年改造完成。六是解决行路难方面。力争2008年前完成全市农村2760公里硬底化公路改造。

  着力发展县镇经济。要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为途径,以建设中心镇、专业镇为载体,加快推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步伐。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把握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机遇,创造条件承接产业转移。要结合新一轮乡镇撤并工作,抓紧编制完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性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中心镇、专业镇建设。今年市财政要继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业龙头企业的贷款贴息,重点发展加工型、扶贫型、流通型农业龙头企业。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升级,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生产水平和效益。

  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把基础设施和社会建设投入重点由城市逐步转向农村。要加强农村绿色生态建设,整治农村环境,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农村人居与生产环境水平,努力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建设一批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生态文明村,塑造农村新貌。要加大对农田灌区建设和改造力度,完善农田灌排体系,提高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特别是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市场化改革。大力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着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要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认真组织实施“惠州市8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扩大智力扶贫,全面提升农民素质。要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4万人以上,到2010年,全市新增转移劳动力20万人以上。加大对劳动保障执法力度,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着力发展农村各项公共事业。一是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等活动,大力整治陈规陋习,移风易俗,努力形成安居乐业、邻里和睦、民风淳朴、文明祥和的良好氛围。二是开展“送文化进农村”、创建“和谐平安社区”活动,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的文明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三是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矛盾,强化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农村和谐稳定。四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事业。五是搞好农村计生工作,大力推行政策奖励金制、优先优惠制和优待制约并举制,使农村计生对象感到“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保障。”六是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丰富农村群众文体生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早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中共惠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