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位好“班长”带出一个万元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2日09:37 中国西藏新闻网

  陈宏平

  在被誉为“西藏江南”的波密县,在长年奔腾不息的迫龙河边,有一个群山环抱、风景旖旎的小山村,那就是扎木镇巴琼村。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都过着幸福安康的生活。全村共有农牧民24户107人,耕地面积170亩,牲畜总头数380头(匹、只),全村共有党员7名、团员6名。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71万元,人均纯收入12

000元,其中现金收入8000元。昔日的贫困山村一跃成为波密县第一个“万元村”,顿时轰动四方,美名远扬。上级领导在总结该村工作时,一语道破了真谛,他们说,巴琼村的巨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重要的一点是“有一个团结战斗的班子,有一个领导有方的班长”。白玛四朗就是这个班子的成员、班长。勤奋好学、扎实肯干,成为科技致富的“带头人”

  白玛四朗1966年5月出生在扎木镇巴琼村一个贫困户的家中。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从小就勤劳、善良、乐于助人。少年时期的白玛四朗头脑聪明、思维敏捷,又特别热爱学习,在班上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不断成长中的白玛四朗,思想进步很快,认识超前,看着家乡的种种变化,在他幼小的心里,早已埋下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无比崇敬之情。他深深地认识到,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家乡才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长期以来,白玛四朗努力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立足实际抓发展,不断更新观念,摆脱传统思想束缚。巴琼村的耕地沙化严重,客观上制约着巴琼村的农业收入,遇到天灾之年,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白玛四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认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已经刻不容缓。

  白玛四朗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四处奔波,只身一人到外面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做法,经过多方面的走访取经,终于摸索出一条适合巴琼村发展的新路子。1995年,白玛四朗依托山地资源,发展特色经济,他利用巴琼村距离县城较近的区位优势,大力培植经济林木,办起了一个20亩的苗圃培植基地,当年就解决了巴琼村20多名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每名工人每年收入达3500元左右,苗圃基地年收入创收30多万元,白玛四朗向成功迈开了最重要的一步。

  2003年,他拿出所有的积蓄,承包了以木材加工为主的“新绿公司”。之后,他不断创新,将简单的木材加工业逐步引向精、深、细加工之路,建起了木板加工厂,年创收上百万元,切实解决了巴琼村近80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建立苗圃基地,并不断加大基地规模。如今已发展到94亩,形成了以经济林、生态林等为一体的多功能苗圃培植基地,年收入也超过了百万大关,成为波密县远近闻名的龙头支柱产业,也为带动波密县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白玛四朗自己富裕了,但是他致富不忘父老乡亲。作为一

  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名党的基层干部,白玛四朗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虽说不能造福一方,但起码要对得起自己的良知”,白玛四朗如是说。为了使全巴琼村的村民早日富起来,白玛四朗经常带领全村党员干部进行大量的调研和论证,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扶持政策和广东省援助波密县的大好机遇,积极为群众增收出谋划策,献出了许多“金点子”。组织群众致力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完成了“六通一改”工程,为群众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白玛四朗还利用自己的私人关系,为村里15辆东风车解决了运输难题,为巴琼村经济飞跃注入了新的活力。到2005年底,巴琼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71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2000元,其中现金收入8000元。在短短几年内,巴琼村面貌焕然一新,从一个贫困落后的扶贫村摇身一变,成了一个远近文明的富裕村。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看到群众一个个走上了富裕道路,白玛四朗喜上眉梢,但

  他知道,治标先治本,要真正为农牧民群众找到一条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移风易俗,按照中央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牞他狠抓群众的思想教育,经常利用农闲时节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党的大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本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学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科学文化知识;以村文化室为主阵地,聘请当地的农牧、卫生、法律等专业人士为村民进行基本知识讲解,在全村掀起争当文明人,争做文明户的学习高潮。巴琼村创造了“十年无火灾、十年无刑事案件”的记录。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身为村党支部书记的白玛四朗切实担负起了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在学教活动中,巴琼村党支部提出了“四为四争”的活动口号,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争做优秀共产党员;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利,争做致富带头人;立足岗位为群众解忧,争做“三个代表”实践人;以身作则为群众立标,争做和谐乡村引路人。

  在学教活动中,在白玛四朗的带领下,巴琼村党支部在抓好理论学习的同时,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上。组织全村党团员新修水渠3公里,拦河坝120米;组织治安联防队经常上山巡逻,严厉打击盗猎、滥砍滥伐树木等非法行为,确保了巴琼村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组织党团员上山为贫困户拾柴火共6台手扶拖拉机;为县敬老院捐赠20000余元的衣物等。白玛四朗更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免费加工1100多方价值10余万元的木材,用于群众新建房屋;积极组织劳务输出200人次,为村民创收30多万元;拿出3万多元为村里6个贫苦户进行了房屋维修;对家里长期患病的困难户,白玛四朗及时为他们送医送药,解决难题,并替他们缴纳了合作医疗款6000元。鉴于波密县企业效益欠佳,白玛四朗还帮助地区林场、县地板厂的7名专业员工解决了工作问题;为正在就读的3名学生解决了每年约3万元全部费用;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个人捐款2000余元,捐衣物20多件。农牧民群众都激动地说:“白玛四朗书记是我们的贴心人,是共产党培养的好干部。”彩虹总在风雨后,无限风光在险峰“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过贡献的人”。

  白玛四朗所做的一切都被党和人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给予了相应的回报。1994年当选为扎木镇巴琼村村委会主任,带领巴琼村全体村民开始奔向小康;1996年,白玛四朗顺利通过了党组织的考验,正式成为一名中共党员,圆了儿时的梦想;2001年被团中央评为“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2004年,旗下的“苗圃基地”被林芝地区行署授予“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四面山风来眼底,万千感慨在心头。”每当站在自家的阳台上,俯望整个巴琼村,回顾自己的奋斗历程,白玛四朗总有无限感慨在心头,他常常这样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我白玛四朗。”

  多年来,白玛四朗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天职,常怀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敢于冲破传统,瞄准时代的前沿,生命不息、冲锋不止,成为了迫龙河边的一面旗帜,一只小康路上的领头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