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金湾区破解征地农民就业难 甘蔗“变”鱼收入猛增6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2日09:49 南方日报

  本报讯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出路问题,在不少地区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记者近日在金湾区采访时却发现,去年以来,该区力促城乡劳动力就业,广开渠道,致力发展手工加工业和家庭种养业,有效地破解了征地农民就业难题,特别是解决了一批就业困难者的就业问题。

  在金湾区平沙镇连湾居委会提供的一栋大楼内,只见有数十人正在紧张有序地工作

,有做胶花的,有做灯饰的,有植毛的。原来,这是连湾居委会办的一处社区加工点。

  李广凤一边手脚利索地做着活,一边告诉记者:“我已经做了一个月了,收入不算高,我年轻手脚快,每天做10个钟头,大概月收入能达到七八百元。”去年全区开发社区就业岗位841个,其中家庭、社区加工岗位630多个。

  该区劳动局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制约社区、家庭加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总体偏低,他们正在想办法解决,比如引入附加值相对高的加工项目,制订相关措施,对于从事家庭加工的就业者给以适当补助等等。

  金湾区还引导征地农民充分利用闲置房屋、闲散资金发展“投入少风险低价格稳收益大见效快”的特色种养业,如养兔、养鱼等,农民纷纷走上致富之路。

  如平沙镇在东风、前锋两社区开发的万亩罗非鱼养殖基地,目前已带动400多户农场职工从种甘蔗转变为养鱼,鱼塘总数达到580口,总面积达到1万亩,养殖效益显著。去年一年共上市罗非鱼480万公斤,产值3300多万元,平均亩产超过1200公斤,最高亩产2300公斤,基地全年鱼虾总产值4600万元,平均亩产值9200多元,平均亩产利润超过3000元,最高亩利润7800元,是原来种甘蔗收入的6—10倍。

  据悉,金湾区致力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种养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一镇一特色,村村树品牌”的良好格局,如南水的青蟹、蚝,三灶的兔,平沙的罗非鱼,红旗的南美白虾和无公害蔬菜等等。

  刘可英陈宇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