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40:1!艺术类考试难过普通高考(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2日10:38 大洋网-广州日报

  

40:1!艺术类考试难过普通高考(图)

  中国传媒大学参加艺术类专业报名的学生多达6000人。

  昨天,本报报道了广州艺术类院校招生火爆的消息。其实,最热的还是艺术院校更加集中的北京。

  旧历十五刚过,在开禁的鞭炮尾声中,随着2月8日北京电影学院艺术类招生报名开始,北京各大院校又拉开了艺术类招生的火爆序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万名艺术类报考学生云集北京,进入走马灯式的艺术类报考的行列。报名人员的激增,使竞争程度更加惨烈,据有关统计,今年北京各大院校艺术类录取比例将上升到40∶1。

  文/图本报记者刘彦广、赵琳琳

  相比往年,今年北京各大高校的艺术类考试报名人数又各自创下新纪录。

  竞争惨烈

  报名人员激增录取概率小

  被誉为“造星工厂”的北京电影学院是历年艺术类招生最为人瞩目的学校。记者从该院宣传部了解到,截至10日在全院6天的报名时间内,各院系参加初试总人数将近14895人(不含本科高职兼报),2006年比2005年总人数增长将近13%,录取比例超过30比1,难度远远大于普通高考。而其他相继开始艺术类招生的首都各大院校情况基本接近。18日,中国传媒大学参加艺术类专业报名的学生达到6000人,几乎同时进行报考工作的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考生也达8000多人次。报名人员的激增,使竞争程度更加惨烈,据有关统计,今年北京各大院校艺术类录取比例将上升到40∶1。

  考生故事之一

  开弓没有回头箭

  16日是中央戏剧学院表演专业招考的第一天。来自江苏张家港的苏影在父亲的陪同下前来考试。老苏向记者介绍,今年17岁的苏影从小就喜欢舞蹈,老苏夫妇为了女儿这个爱好,从6岁开始为她请老师教钢琴。两人几乎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大部分时间都是带着小苏影到全国各地求师问教,把所有的钱都花在了苏影的求学路上。苏影也获过不少舞蹈和钢琴方面的地方奖项。今年春节刚过,老苏带着女儿来北京参加艺术类招生考试。满怀希望的父女两人没想到在第一个报名参加考试的北京电影学院连表演戏的面试都没有通过。“当时,我一看那报考的阵势就心凉了。怎么这么多人报考啊?报名表都交不上去。早知道这样艰难,绝对不会让女儿搞这一行。”老苏原本只想带女儿在北京参加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三家考试。“现在我们准备还要去广州的几家有关高校试一下。开弓没有回头箭啊。”

  考生故事之二

  体验一下没抱太大希望

  来自河南洛阳英语学校的孙明,从小学开始,小张就喜欢剧本创作,自己创作的作品经常在学校被排练演出,极大地激发了他的信心。他在电影学院报考了创作和导演两个专业。出人意料的是他在创作专业面试第一轮就被淘汰了,却进入了导演专业的复试名单。进入电影学院导演专业复试,父子两人没有太多欣喜,在他们的计划中,还有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剧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陪考的父亲十分坦然:“就是带着孩子来体验一下,没有抱太大希望。满足一下孩子的兴趣吧。重心还是在今年的常规高考上。”

  产业带动

  社会培训机构纷纷成立

  艺术类招考的火爆带动了培训机构的火爆。记者了解到几乎各个学校都编辑出版了有关的《考试必备》的书籍,每个考生都会购买,其发行量十分可观,为学校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在各大院校招生的时候,一些社会培训机构也在场内纷纷派发培训材料。据一位知情人透露,开办一个100人左右的美术培训班,一个月的收入可以达到两三万元。音乐培训班的利润大约是美术班的两倍。甚至有些所谓“速成班”,声称“只要参加培训就能过关”。在这些培训班的渲染下,很多学生产生了投机心理而走上艺考路。

  专家忠告

  考生不要只看到金字塔顶端

  曾经培养出赵薇、陈坤、黄晓明等明星的表演学院副院长崔新琴老师提醒家长,在报考的时候一定要保持理性。

  据崔老师介绍,随着近些年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孩子的艺术才能也得到了培养和开发,再加之当今媒体对影视表演界的频繁的关注和传播,因而激发了很多孩子和家长急切地想进入影视表演圈甚至渴望成为明星的梦想。从梦想的角度来说,这是无可非议的。同时崔老师也强调,梦想也必须建立在实际的基础上。表演学院将一个有梦想的孩子培养成为一位出色的表演艺术家的难度,其实不亚于国家对“航天员”的培养难度。在选拔环节(招生考试)中,未来的培养对象就将经历一层层严格而综合的鉴别,借此来判断他现有的才能和潜质。

  崔老师说,这些考核范围就包含外貌、形体、语言、声乐、表演能力、品德修养等多个方面,既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经过这些苛刻的鉴别评定,即使有幸被选上进入了电影学院,在未来的四年里,还将经过非常严格甚至艰辛的专业培训、实践锻炼和文化素养的训练,但到了这一步,也并不是说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成功在望。成功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比如说适当的角色、机遇等外部原因。真正能取得辉煌成就的永远只是金字塔的顶端,大部分人其实属于那个庞大的金字塔的基座。

  “令人担忧的,恰恰大多数的考生,尤其是家长只看到了金字塔的顶端,而忽视了金字塔的基座。”崔老师希望广大“望子成龙”的考生家长能保持冷静的头脑,在报考之前首先对自己孩子的条件和潜质作出客观判断,从而能够对孩子提出更切合实际的要求。

  专家建议

  可考虑建立考生“申诉制度”

  作为高等教育制度研究专家,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周作宇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的时候表示,针对目前艺术类招考火爆的状况,建议艺术类招考增加考生“申诉制度”。

  周作宇首先肯定了艺术类报考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他认为从学校方面来看,艺术类专业的火爆是大学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一个体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创造美的空间和条件。艺术的传播变成了产业,是具有经济含量的物品。二是社会发展中的价值观发生变化,社会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价值观。大学办学是面向社会,把握时代脉搏,研究社会需求。艺术教育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艺术招生是两条腿走,文化课和专业知识,是双向因素。艺术的专业特长可以发挥,然后再拼专业。这是需求和供给对接的一种表现。

  周作宇认为报考艺术类学校不外乎两个考虑:一个是兴趣,另一个是为了安身立命。有的报考学生可以把两个方面环节结合在一起,但是不排除有的就是为了获得文凭求职就业。在这样的局面中,家长为孩子选择艺术类报考,有点类似炒股票,看不清楚,需要理性的评析。要更加看待艺术领域和就业前景,客观分析投入和产出的对比。从长远来看,高校普遍开设艺术类专业是好事情,艺术可以作为职业和专业选择。

  周作宇同时认为,由于目前艺术招考处于开始起步阶段,尤其是在专业考试方面不是十分规范,难免出现一些作弊现象。可以考虑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建立申诉制度,允许考生对自己考试结果的疑问进行质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