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道德爵位”是一顶纸糊的高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2日20:00 光明网
廖保平

  据2006年2月20日《广州日报》报道,广东省有专家近日提出,考虑恢复“爵位制”激励公民的荣誉感。

  光看新闻标题,很容易迷惑,都什么时代了,有些人竟要把封建的沉渣泛起来,恢复“爵位制”?细看全文,发现人家讲的此“爵位制”不是封建社会的公、侯、伯、子、男等“爵位制”,而是“根据对国家的贡献和长期表现,尝试恢复爵位制,以激励公民的荣誉

感”。

  对爵位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爵位最初是用来表示身份等级与权利高低的,有些爵位可以世袭,在近代的一些国家仍沿用“爵位制”,表示人的身份。当然爵位的人是让人羡慕的,对于享有者来说是颇有荣誉感的。因此,“建立爵位制在促进人的荣誉感方面肯定有效果。”

  可是,如今我们“在促进人的荣誉感方面肯定有效果”的名号头衔还少吗?不是有“先进”、“模范”、“标兵”、“十大╳╳明星”、“╳╳青年”、“╳╳人物”……吗?何必要弄一个重得吓人的爵位帽子来?

  辨护者说,爵位是道德层面的奖励,而我们平时所说的那些不过是侧重于工作、学习等等方面的贡献。辨护者忘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中国这样了一个十分重道德判断的国度里,会有多人少会承认一个道德恶劣者是“先进”、“模范”、“标兵”、“十大╳╳明星”、“╳╳青年”、“╳╳人物”……呢?就拿最近的“2005感动中国人物”来说吧,那些“人物”都是工作出色的同时,道德绝不拖后腿的,甚至以道德占优势的。退一步说,即便真给道德单做一顶帽子,也不一定要搬出爵位这项大帽,被授者戴着不累,至少我看着心慌。

  其实,在笔者看来,现在的问题不是帽子太少了,也不是帽子不够专业,而是人们对于各种各样的荣誉已见怪不怪,“另有所想”,甚至反感。原因是有太多的荣誉名不符实,如,一个“先进”恰是贪污犯,一个“模范”竟是恶徒,一个“标兵”却是包装货,一个“╳╳带头人”转眼变成论文抄袭者……这样的事例多了,人们对荣誉这东西就难以产生崇敬和向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前提是这榜样必须是堪称“榜样”,如果榜样不配作榜样,其反力量也是无穷的,连所谓的“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的冲动也会消失。

  因此,问题的关键不是给个“先进”的帽子,还是给个“爵位”的帽子,而是必须要让这顶帽子在人们看来十分的珍贵难得,值得让人为之奋斗。这个问题不解决,道德爵位也只是一顶纸糊的高帽,除了小朋友会戴着玩玩,还会有多少人会戴在头上自炫?会有多少人觉得那顶帽子值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