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农”科怎样“助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04:15 光明网-光明日报 | ||
2月22日,从电视上看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消息后,马培江眉眼间全是笑意。因为对他这个贫困县的农民来说,“助农”不仅有高校的技术扶持,现在更是有了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40来岁的马培江,是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南宾镇桥北村大坝组的农民,养蜂养了很多年,但“直到去年才真正尝到甜头”。2005年5月,西南大学为马培江引进了3桶蜂种 ,当年便发展到40多桶,仅蜂蜜一项,每桶蜂的年纯收入就超过了1000元。“这种蜂太好养了!”马培江扳着指头讲述这种蜂的好处:不用到处搬来搬去追花,无花期喂糖时间短,产蜜多,蜂群发展快。 马培江是西南大学在石柱县扶持的首批31个庭院养蜂示范户之一。但在有着51万人口的石柱,近几年直接受益于这所学校科技扶贫新思路的,远不止这31个农民家庭。 在一个地方沉下去,不见变化不挪窝 2003年9月,西南大学和石柱县共同启动“石柱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建设,开始了高校科技扶贫新模式的探索。 “农村科技扶贫搞了这么多年,成绩不能说没有。但回过头来一数,说的都是在哪儿做了什么什么项目。那个地方后来怎么样了?脱贫了没有?变富裕没有?”西南大学校长王小佳自问自答,“这样的问题,我们往往答不上来,也没有时间再去关心,因为不同的项目在不同的地方。” 新的扶贫思路,就是试图改变这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做法,在一个地方沉下去,不见变化不挪窝。“看不到变化,或者变化不大,科技扶贫者都不能拍屁股走人。”王小佳这样解释新的扶贫思路。 具体实施科技扶贫新模式时,学校要求合作者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三峡库区、偏远山区、贫困少数民族地区。距重庆市区5小时车程,西临长江、东接鄂西的石柱因此入选。 在新的扶贫思路中,“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的解释是:一个集中转化农业科技成果的区域,要通过基地建设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最终要起到示范带动和辐射周边的作用。学校为基地建设的科技扶贫新思路进行了明确定位:调动、整合全校科技资源和科研力量,较长时间内在一个区域集中转化科研成果、拓展产业链条,并通过专家直接指导、培训农民和乡村干部,促进农业产业化。 “一院一镇一部门”产学研对接 与以往单纯依靠少数几个科研人员、少数几个项目“单打独斗”的科技扶贫不同,西南大学动员全校的力量参与到“石柱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的建设中来。 学校成立了校地合作领导小组和校地合作专家咨询组,并组建了常设机构——校地合作处,校地合作处在石柱设办公室,派员长期驻扎。在全国高校中,有“校地合作处”的,恐怕仅西南大学一家。 全校12个涉农学院,与石柱县的政府部门和全县12个乡镇,开展“一院一镇一部门”产学研对接。各个学院结合学科特点和所对接乡镇的资源及产业优势,转化相关农业科技成果,引进业主,兴办科技产业,“示范几户,带动一村;示范一村,带动一镇”。学校将各学院在对接乡镇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成绩,纳入年度考核。 学校经常性地选派科研人员前往石柱各乡镇、村社,举办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培训乡镇、村社干部和农民。两年间,仅接受重点培训的乡镇村社干部和农民技术骨干就超过了2000人。这些人组成了覆盖全县的农业科技普及网。 除了校地合作处派驻石柱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外,长期蹲在石柱的还有学校“晚霞专家组”的专家。这些专家都是学有专长的离退休科研人员。他们常年跑田坎、入农家,帮助一家一户解决农业科技问题,发挥“一个专家带动一个产业”的作用。 在开展农业科技扶贫的同时,西南大学还启动了“智力扶贫”。发动全校教职员工在石柱开展“1+1”帮困助学。2005年,仅此项资助的金额,就超过了20万元。据了解,学校还在酝酿发挥师范教育的优势,通过优秀的师范本科生到石柱乡村中小学“顶岗”的方式,更深入地开展助教助学工程。 一个专家带动一个产业 “石柱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将高校科技扶贫与地方生态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工程紧密结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基地建设两年多来,学校的直接投入主要是科研人员往返石柱的差旅费和住宿费。投入不大,效果却特别好。一个村社,甚至一个乡镇整体明显改观的情况,并不鲜见。 2003年校地合作启动时,石柱县传统的蚕桑业正全面萎缩。当地政府认为蚕桑业前景暗淡,也不愿意将其作为农业支柱产业。西南大学蚕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与临溪镇、马武镇联合开展了高效生态产业化示范基地试验。蚕桑专家、“晚霞”专家组成员林元吉在这两个镇蹲点,指导农民结合退耕还林新建了1000亩“桑—蚕—草—兔—菇—沼”型高效生态桑园。这两个镇2004年养蚕达到2800张,产茧78吨,蚕农收入增加100多万元。 当地农民喜欢养长毛兔,但种兔受孕率低、仔兔死亡率高等问题长期困扰养兔业发展。“晚霞”专家组专家冯昌勇教授将自己研制的秘方用于长毛兔养殖场,使仔兔死亡率由原来的50%下降到基本为零,种兔受孕率由原来的10%提高到90%。长毛兔养殖场场长谭智忠算了这样一笔账:他的养殖场现有种兔2500只,2005年7—11月共销售了900多对仔兔,每对120元。与往年相比,仅此一项就增收六七万元。 石柱的12个乡镇,现在都建起了示范村。通过示范带动,辣椒、莼菜、食用菌、中药材、蚕桑和优质粮油育种、畜牧业等7个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得到快速推进。12个旨在提高农产品加工利用率、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研究开发项目,也已落户石柱。 期待推广的新扶贫模式 对这种科技扶贫新模式,目前尚无全面的经济效益评估,但两年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与“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建设启动时相比,石柱县示范村的农民增收明显,已经推广的每一个项目,都受到了农民和基层干部的欢迎。 西南大学党委书记黄蓉生说,学校从“石柱模式”中获得了一个令人鼓舞的信息:老、少、边、穷地区求解“三农”问题,并非遥不可期,甚至不一定非得苦等若干年才有成果。基于“石柱模式”的综合效应,她预测,按照这一模式运行,一所具有农学特色的高校,应该能够在5年左右的时间里帮助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实现脱贫目标。 “解决‘三农’问题,中央和地方出台了很多政策,但在基层必须要有人给农民指出一条实实在在的路。很多政策,如果直接交给农民,农民实际上并不知道怎么用,有些甚至根本无法用。所以,在‘上面的政策’和‘农村的实际’联结的‘关节点’上,要有人做工作。建设石柱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做的正是这些‘关节点’上的工作。”重庆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勇这样分析“石柱模式”目前的成功。 西南大学也正在从推进“石柱模式”中受益。科研人员走出实验室,到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既推广了成熟科研成果,也促进了科技创新。据介绍,2004年,石柱基地就成功申请了3000万元的科研资金。依托石柱的中药材基地和养蜂产业,西南大学还正在创办药学院、特种养殖专业,并加强食品科学学院的学科建设。 为使“石柱模式”更立体、更全面,学校正考虑整合教育扶贫资源。在职称评聘指标等方面,也在考虑进行适当的修改,以引导和鼓励青年教师多到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目前全国大约有70多所具有农业特色的高校。如果每一所高校都能在几年时间内帮助一个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那绝对是世界性的成就!”在王小佳眼里,“石柱模式”显然是极具推广价值的。 链接 ■1996年12月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农业部、文化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并从1997年开始正式实施。 ■科技扶贫,是国家科委于1986年提出的一个重要举措。其宗旨是应用成熟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科学,增强贫困地区农民的开发能力,大幅度提高贫困地区资源开发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求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促进贫困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教育部组织部分高校建立“农科教联盟”,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高校优势,集成高校资源,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资源共享,推动高校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积极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更大贡献。 ■十一五规划: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
西南大学的何庆帮教授(右)与菇农在考察食用菌。刘双全伍玉松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