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关于宁波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07:02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一、2005年计划执行基本情况

  2005年全市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全面完成。

  (一)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明显增强,主要调控目标实现情况良好。全年我

市生产总值增长12.5%,各季度增长平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6.5亿元,同比增长16.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2.4亿元,同比增长18%。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2%。就业形势良好,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3.3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3.5%。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08元,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7810元,增长11.3%。

  (二)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新进展。实现农业总产值207.4亿元,增长3.5%。粮食播种面积217.9万亩,粮食总产量80.1万吨。经济作物结构进一步优化。牧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17.5万吨,增长5.8%。渔业生产基本稳定,水产品总产量91.7万吨,下降1.1%。城乡统筹稳步推进。编制完成《宁波市统筹城乡发展纲要》。深化城镇户籍制度改革,配套实施了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和计划生育等政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情况良好。

  (三)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工业结构继续调整。临港大工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重工业比重为63.1%,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1526.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32.3%。新增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4家,新增省级及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0家。荣获“中国品牌之都”和“中国文具之都”称号。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工作,出台《宁波市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意见》。服务业呈现领先发展的好势头。三产增加值增长15.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9.8亿元,增长14%;外贸自营出口222.3亿美元,增长33.5%,进口112.6亿美元,增长19.6%。金融存贷规模扩张,利润快速增长。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会展、物流等新兴服务业拓展成效显著。

  (四)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投资规模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370.4亿元,增长25.1%;实际利用外资23.1亿美元,增长10%,均达到预期目标。一批事关我市长远发展和综合实力的重大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市91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45亿元,超出年度计划45亿元,比上年上升3.6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上升5.2个百分点,设备和工器具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上升5.6个百分点。属于国家重点清理对象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均明显下降。房地产投资总量平稳,结构调整明显,普通商品房投资增幅明显回落,办公楼与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五)港口运输再上新台阶,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上升。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2.7亿吨,增长19%;港口集装箱吞吐量520.8万标箱,增长30%。全年新开辟集装箱航线40条,世界排名前20位的班轮公司都已“落户”宁波港,月均航班数突破600班。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甬金高速公路全线通车,甬台温铁路宁波段开工建设。宁波航空口岸扩大对外籍飞机开放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宁波、舟山两港一体化取得进展,“宁波-舟山港”名称正式启用。保税物流园区通过国家海关总署审验,正式封关运作。

  (六)克服要素制约,创新体制机制,经济运行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努力缓解要素制约矛盾。实施土地指标动态管理,做深做细项目储备和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土地计划指标3.45万亩。积极向国家争取资金,共争取到中央预算内和国债资金2.7亿元,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02亿元;拓展融资渠道,促成企业融资45亿元。电源点和电网建设加快。深入开展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首次对政府投资的拟建社会事业项目进行公示。继续推进企事业单位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强价格管理和调控。实施煤电、煤热价格联动。合理制定粮食收购价格,强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管理。进一步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取消了127个收费项目。从严审核投标药品价格。

  (七)坚持以人为本,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明显成效。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五大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基本形成全覆盖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体系。“三无”、“五保”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98.9%和94%。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进“解难创优”,成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之一。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全面完成“三车”整治。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发展。义务教育段入学率和巩固率继续保持100%和99%;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的比例达到94.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达到26所。统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万场电影千场戏”进农村活动。完善“东海明珠”、村落文化示范点和社区文化宫功能,努力构建“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宁波美术馆和鄞州文化中心投入使用。数字电视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基本实现“村村通”。继续实施“市民健身工程”和“农民小康体育工程”,进一步完善城乡体育健身设施。承办国际国内体育赛事31项。人口保持低增长,全市新出生人口4.5万人,出生率8.12‰,人口自然增长率2.08‰。加快人才引进,共接收大中专毕业生3.5万人,其中本科以上占40.4%。

  二、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任务

  2006年我市主要发展目标如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进出口总额增长20%,其中:自营出口增长2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其中: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左右;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2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3‰以内。为实现上述目标,2006年要着重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在进一步优化结构的基础上,确保投资适度稳定增长。完成重点工程投资360亿元。加强要素保障,做好土地指标预安排,合理调整财政性建设资金投向,主要用于新农村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教育、卫生和其他社会事业。优化房地产投资结构,改造非成套房,保持房地产投资稳定增长。继续提高利用外资有效性,拓宽利用外资领域,创新利用外资方式。积极扩大消费需求。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有效增加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改善消费预期。培育消费热点,优化消费环境,大力发展特色消费。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加快建设宁波旅游中心。探索农村集中居住模式,盘活农村住房消费。稳步发展进出口贸易。继续实施品牌战略,鼓励自有品牌出口。实施标准战略,鼓励企业开展国际注册和认证。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引导出口企业到进口国或第三国设立加工基地。建立健全出口预警机制、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和反技术壁垒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各类应对贸易壁垒的培训。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增加先进技术设备和重要商品进口。加强要素供需衔接和平衡。深化落实宁波市《关于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意见》,加强项目供地率、开工项目建筑容积率和投资强度等指标的检查落实;通过土地整理、退宅返耕和围涂,挖掘土地后备资源。优化宁波金融发展环境,争取国内各类银行总行扩大对我市的授信额度;引入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成长型、知识型企业的发展。加快大唐乌沙山电厂、国华宁海电厂等电源点建设,加大电网改造,实施城乡联网工程,重点建设一批电网配套工程,继续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

  (二)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各级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环境。修编新农村建设试点镇、试点村规划,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探索新农村建设模式。制定出台《宁波市农村新社区建设标准》,稳步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结合城中村改造和近郊农村一体化的发展需要,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

  (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加强示范引导,树立和表彰一批自主创新企业典型。引进共建研发机构25家,创建一批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继续完善“宁波市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和“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打造“专利交易平台”。积极参与科技交流与合作,支持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调整财政性资金使用方向,重点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自主品牌和参与制定行业标准的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支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研究出台《扶持宁波品牌发展的实施意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组织实施一批关键项目,促进石化、造纸、汽车、光电、电子等产业链的形成,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推进园区化建设,提高园区化率,进一步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依托宁波高新技术园区,组织实施一批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淘汰落后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和产品,限制“三高一低”产业发展。促进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积极实施《宁波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和服务业专项规划,加大对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抓紧做好工业企业中服务业的剥离工作,促进服务业专业化发展,培育壮大第三方经营主体。推进国际贸易平台、和义路滨江商务区等重大项目建设。

  (四)加快港口开发建设,打造物流枢纽。继续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集疏运网络;大力改善口岸服务环境,提升口岸服务效率;加快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促进港口资源整合;加强集装箱揽货体系建设,继续开辟“无水港”,进一步拓展港口经济腹地,力争宁波港区货物吞吐量达到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30万标箱。积极培育航运市场,开工建设宁波国际航运中心大楼。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围绕“一主六副”物流中心体系,做好规划控制和项目建设。

  (五)推进生态市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积极倡导节约意识,加大公益广告宣传力度。推广使用节能产品、节能工艺和节能技术,制定节能降耗的鼓励政策。编制实施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规划。推进水、电、土地等资源消耗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的编制工作,完善产业导向目录。通过价格等经济手段来促进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实施能耗指标考核,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作为约束性指标分解落实,力争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抓好“蓝天、碧水、绿色、洁静”四大工程。加强环境敏感地区,以及电镀、漂染等“五小企业”的集中整治,改善区域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做好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推进工作,加紧编制《循环经济试点市实施方案》。组织编制《宁波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总体规划》和若干专项规划。制定完善循环经济配套政策法规和产业政策导向目录,全面启动循环经济“十大行动计划”,重点建设一批清洁生产、资源节约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示范企业、生态园区和生态村镇。

  (六)促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按照“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的城市发展方向,以及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等四大功能区的规划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重点功能区建设。一是加快中心城区重要功能区建设。二是推进余慈区域功能提升和协调发展。三是启动象山港区域保护和开发。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通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补助、移民安置等途径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探索生态补偿长效机制,争取建立资源保护和利用基金。

  (七)努力在重点领域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推进财政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和约束力,开展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完善和规范政府采购制度,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管理和服务机制。

  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开展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落实情况的检查和监督。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投资决策机制、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实现投资、建设、监督相分离。出台《宁波市政府投资社会公用事业项目公示办法》。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逐步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继续实施煤电价格联动政策,调整石油液化气价格和城市公用设施配套费,确定天然气价格,出台水价改革方案。建立健全市场体系,重点建设产权交易平台,制定促进产权交易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内外资企业兼并重组。加强“信用宁波”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继续完善土地、技术、人才等要素市场建设。

  (八)强化社会公共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继续开展“解难创优”活动,进一步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就业:安排促进就业、再就业用工补助和社保补贴2亿元以上,实现被征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6万人;公益性岗位数稳定在5千个左右。医疗:抓好十大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规范医院的医疗收费;加强药品集中招标管理,降低药品价格。住房: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100万平方米,竣工20万平方米。交通: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城市公交线路覆盖率。社会保障: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突破155万人、110万人和100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8万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重点人群覆盖率达到75%以上。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制度。高标准普及学前到高中段的十五年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力度,推进一批各具特色的职业学校建设。着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提高本科教育比例,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推进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十大实习实训基地和图书、技术、人才资源的信息化等方面建设。开工宁波工程学院迁建工程,推进宁波大学扩建工程建设。

  加快文化大市建设。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抓紧建设宁波书城、蓝天健身中心等文体项目,做好东部新城市民文化广场前期工作,完善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图书馆网络,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继续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工程。加强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做好“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开工建设宁波市博物馆,积极推进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月湖西岸博物馆群等专业博物馆建设。继续实施“市民健身工程”和“农村小康体育工程”,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按照文化“四个一批”规划,培育和壮大文化产业。

  加强“平安宁波”建设。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完善应急体系,重视安全生产,特别是石化行业生产、运输安全。抓好传染病和其他突发性灾难的防控工作,有针对性地做好应急预案。加大社会综合治理力度,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努力协调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重点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和热点问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