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小束缚造就大自由———陈佐邦秦汉瓦当窥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08:02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今人多不识瓦当,是因为它的生命力在两汉勃兴后就日渐式微起来,而不如微雕艺术至今仍绽放着绚丽的花朵。后者一向是以纯艺术的形式散发幽香,而瓦当却是实用与艺术的结晶体。滥觞于战国的瓦当在古代是寻常的建筑材料,也因为它的寻常,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它为人们接受和喜爱的不同寻常。如果要探究这其中的原由,除了它固定上方的瓦片,

遮掩行间的缝隙,蔽护房屋檐头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有秦汉先民在这碗口大的面积上行云流水一样无羁的创作,使得一个个冰冷的砖质材料成了有着温暖血液和金石声音的艺术珍品。在几千年前的秦汉时代,老祖宗们脱离穴居的生活为时也不是太远,但他们建造家园,极尽美化之能事的本领却是神通万物思接千载般的神奇。他们无限的表现力精缩在了逼仄的空间上,他们或图或书,连臂踏歌的欢庆与宇宙洪荒的缥缈都从心灵深处纷至沓来,凝于笔端,运神于每一次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妙想。

  不久前,记者获悉在我省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学者家中,珍藏着两块经省考古所鉴定为汉代的瓦当,随即前往晤面相商,希望能不计笔者浅陋,示宝一观,幸得老人允诺,不仅将瓦当的来历说得清楚,对它的艺术价值讲得明白,而且还细数了湟源一个叫宗家沟的地方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令人感怀。

  读报参考

  瓦当是指屋顶筒瓦最下面一块垂下来的部分,有圆形和半圆形。它对建筑起到防护作用,同时又是一种装饰物。瓦当主要有图案纹和文字纹两种,既有欣赏价值又有文物考古价值,对于社会历史、建筑学、文字学和考古学的研究都有重要参考价值。瓦当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对今天的雕刻、美术、金石、书法、文字等工作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正月里是新年,记者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来到了天峻县文教局原局长陈佐邦先生的家,已是七十多岁高龄的陈老,身体不是很硬朗,但还是热情地接待了记者。它出示的第一块瓦当是在海西天峻县二郎洞附近发现的。1954年,陈老去二郎洞时,像往常一样住入洞中,遂想起了洞前围墙的有趣传说,传说围墙是由108块石头垒筑而成,但从里往外数是107块,从外往里数是108块。这一点让记者想起了嘉峪关城楼的那一块砖头,但不同的是,嘉峪关的砖头是精通九九算式之人的一次败笔,而青海二郎洞的石头却是建筑学家留给我们玩笑般的趣题。可惜陈老每次来去匆匆,没有数过,也没想到1958年因修建铁路围墙被拆,且充当了路基。1974年,陈老再次去遗址前凭吊时,意外发现了这块刻有“长乐未央”字样的瓦当,他立即前往省考古所,时任所长的卢耀光和他的同事著名岩画专家汤惠生共同鉴定为汉代瓦当。

  二郎洞附近的“长乐未央”和青海首次发现的建筑花砖

  “长乐未央”属于吉语性质文字瓦当,它是图案瓦当发展的必然结果,到西汉时期开始出现。如果说,图案瓦当表现得比较抽象的话,那么文字作为纹饰,则把当时人们的愿望,在建筑艺术中所反映的观念具体化了。秦代以前,瓦当的形制多为半圆,秦以后,渐渐演变为圆形,文字也是随形而就。秦汉印章与秦砖瓦当一样,俱是同一时期大化的写意。文字瓦当或属秦之小篆,或属汉之缪篆,它奇特的文字是受空间所限所给而决定的,可以想象,每一个瓦当文字处理的成型都是创作者冥思苦想和奇思妙想的产物,它让人联想起仓颉造字和李元昊时期西夏文字的创制,及至湖南江永的神秘女书,每一个文字的背后不知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呢。秀丽茵蓐、遒劲苍茂的瓦当文字,与秦世刻石,汉代碑文并美同风,得只字片纸而卓然成家。这些文字瓦当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秦汉时期的繁荣,同时也反映出人们普遍存在的祈求康乐、太平、安宁、富贵、长寿、幸福、祥瑞等观念。

  在青海,二郎洞的传说始终牵系着每一个人的心,而“长乐未央”瓦当的出现则告诉人们,至少在数千年前的秦汉时期,天峻地区就有人类居住过,那时候人类文明的种子已在西部大地上开花抽穗了。更值一提的是,在陈老得到“长乐未央”瓦当的不久之后,另一位在海西天峻地区文化部门工作的曹清景还在原址发现了一块花砖,经省考古所专家鉴定,自青海有考古史以来,这样的花砖还是第一次发现。秦汉时期,帝王将相筑宫室寝庙,瓦当的使用达到鼎盛,在青海海西二郎洞建筑学瓦当和花砖的出现,的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记者在省考古所采访时得知,瓦当在所里的存量也不多,而且今年二郎洞附近是考古的一个点,我们也期待着更多的秘密能在这一次的考古发掘中发现。

  湟源西南乡宗家沟“牡丹瓦当”和桦树皮经文的发现

  陈老珍藏的第二块瓦当是在湟源西南乡宗家沟(一说宋家沟)的地方发现的,陈老夫人的娘家就在这里。宗家沟有以“神仙洞”为首的诸多山洞,据当地人说共有108个洞。20世纪60年代,西北军区战备勘察地形时,发现了这些山洞,据说当时是道家修习的地方。这里也曾长期居住过一位道人,他平生酷爱根雕,一生制作了为数不少的各式根雕。他去世以后,因为当地人们的迷信思想,根雕被全部丢弃城洞外。108个洞中,神仙洞是最大的,传说文成公主进藏时,曾在此小憩。传说尚待考证,但这里有过道教人士的居住和存有藏传佛教的痕迹却是不争的事实。在神仙洞旁边另有一个形如桃子的山洞,因形状得名为桃儿洞,有一个放羊娃在这个洞中发现了许多由模具倒制的小佛像。其中一个佛像不慎打碎后,奇迹发生了,在这些小佛像的身体内,竟然藏着写着六字真言的桦树皮,经文舒畅秀丽,字迹清晰,用线细细缠裹,保存完好。

  这件事人人称奇。不久,大的发现又出现了,宗家沟人在修建引水工程时,发现了陈老手中的这块瓦当。图案瓦当与文字瓦当不同的是,它不属圆形,而是一朵娇艳欲滴的牡丹花形状,由此称为“牡丹瓦当”。匀齐均衡是这块瓦当图案构成的特点,这种结构使瓦当当面的空间非常生动、灵活,即富有生气又节奏感强烈,给人以庄重大方之感。从瓦当的发展来看,图案瓦当的出现要比文字瓦当早,也就是说比秦汉先民更早的战国祖先也曾在此伫留过。与“牡丹瓦当”同时发现的还有琉璃瓦、石棺等物。老人们所说的八座塔现已废弃,而塔基犹存。

  这些遗迹的发现,使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很久很久以前, 湟源西南乡宗家沟一带的经幡飘扬、香火远散、人声鼎沸和热闹繁华。只是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宗教人士、善男信女、村民妇孺愿意追寻上古时期先民的足迹来在此生活,又为什么留下这些生活的痕迹而远沓无踪?也许这就是先民们留给子孙们的谜题,他们生活在智慧里,我们因智慧而生存。(作者:张 燕 )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