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民生活达到宽裕小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09:22 南方日报

  黄华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一五”目标——

  人民生活达到宽裕小康

  “十一五”规划:人均产值十年翻番

  黄华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广东“十一五”的目标: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到2010年比2000年翻一番;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13%以上。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宽裕小康水平。

  正确处理好六大关系

  要实现“十一五”目标,必须正确处理好六大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正确处理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三是正确处理外源型经济与内源型经济的关系,促进外源型经济由大到既大又强、内源型经济由小到大转变。四是正确处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关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五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推进和谐广东建设。六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为科学发展提供体制支持和环境保障。

  在“六个着力”上下功夫

  做好“十一五”工作,实现“十一五”目标,必须在“六个着力”上下功夫:着力增强整体经济实力;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增强发展动力;着力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着力建设和谐广东。

  回顾2005年及“十五”

  贡献出全国1/7财政收入

  总体经济实力跨上历史性新台阶。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两万亿元大关,达到21701亿元,占全国的11.9%,比“九五”期末增加10960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五年年均增长13%。财税收入大幅增加,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总收入达4432亿元,占全国的1/7,比上年增长25.2%。“十五”期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突破2万亿元,比“九五”期末翻了一番。

  农业农村加快发展

  2005年67个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724亿元和12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1%和20.5%。支农力度明显加大,“十五”时期省级财政用于支农的资金达467亿元。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省农业龙头企业达1482家,带动农户421万户,户均年增收1401元。

  名牌产品数量冠全国

  产业高级化、适度重型化趋势明显。2005年工业九大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为6108亿元、2026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和20.6%。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增长,2005年增加值达1755.5亿元,稳居全国首位。以重大项目为带动,支柱产业、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汽车、石化、钢铁等重点产业带动作用增强,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由“九五”期末的48∶52转变为44∶56。创建区域国际品牌工作正式启动,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产品已达165个,总数居全国第一。

  逾1/3“世界500强”投资广东

  2005年外贸出口总额达238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3%,是“九五”期末的2.5倍,五年年均增长21.0%。贸易结构得到优化,一般贸易出口533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25.1%。吸收外资质量提高,2005年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2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五年累计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43.5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已有176家在我省投资设立581家企业。

  出省高速公路全部打通

  “十五”新增高速公路1954公里,通车总里程达3140公里,所有地级以上市通高速公路,与陆路相邻省区的高速公路通道全部打通。建成梅坎、粤海等铁路,新增铁路里程414公里、地铁60公里。武广客运专线、新广州客运站、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广深四线、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广深段、洛湛铁路岑溪至茂名段等项目开工建设。

  山区发展快于全省平均水平

  山区经济呈现快于全省平均水平的良好发展势头,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2005年山区5市生产总值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1395.9亿元、6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1%、24.9%。东西两翼经济发展有新突破,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34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9%。

  民营经济增加值逾8000亿元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和财务核算集中监管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2005年省级财政支出中,用于发展公共事业、维护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等方面支出的比重已达47.9%,用于帮助欠发达地区运转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支出比重达到23.4%。民营经济大发展,2005年实现增加值超过800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近40%。

  高校毛入学率由11%升至22%

  文化大省建设成果丰硕。科技综合实力增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全国前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至49%。在16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开展义务教育免杂费试点。五年新增普通高校50所,全省普通本专科在校生由2000年的29.9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87.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1%提高至22%。

  社保参保人数居全国首位

  和谐广东建设扎实推进。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4770元和4690元,五年年均实际增长8.0%和4.1%。“十项民心工程”实施以来,仅省级财政就安排345亿元用于全民安居、扩大就业、济困助残等民生项目。社会保险覆盖面大幅扩大,养老、失业、工伤、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565万、1131万、1605万、1235万人,均居全国首位。全省符合低保条件的171.9万人实现应保尽保。较好解决了农村180万群众饮水难问题。

  民主法制继续加强

  五年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7件、建议2380件,政协提案2444件;向省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通过地方性法规52件、修订或废止法规36件;制定省政府规章34件,修改或废止省政府规章88件。

  展望2006年:承继“十五”辉煌,开创“十一五”伟业——

  生产总值↑9%单位能耗↓3%

  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外贸进出口增长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5%左右。

  鼓励原始性创新

  积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推进创新型广东建设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完善鼓励支持自主创新的配套政策。加强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积极组织实施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和省十大自主创新专题专项。鼓励原始性创新,加强集成创新。支持广州、深圳成为国家自主创新试点城市。

  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积极培育发展创新型中小企业。

  培育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加快专利技术的应用开发,保护知识产权。开展创建广东区域国际品牌试点,推动产业集群和重点城市创建区域品牌。

  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推进产业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落实工业九大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做强做优工业九大产业。优先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提高汽车、石化、钢铁工业发展水平,着力延长产业链条。

  发展提升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

  基本完成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

  认真解决“三农”问题,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巩固提高农业农村经济。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重在“多予”,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扶持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各项惠农支农政策。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坚持城乡规划一体化,实施省管到县、市管到镇、县管到村的规划管理。继续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投入,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完善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抓好农村改水、改厕、改路、改房、改灶。加快实施农村安居工程,提前安排省财政补助资金,确保2007年前基本完成全省农村贫困农户危房改造任务。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收。

  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62个

  做大做强内源型经济,努力提高自主发展能力

  推进十大工程建设。全年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62个,年度计划投资1050亿元。建成江珠、深港西部通道等项目,开工建设广深沿江高速公路等项目。加快武广客运专线、新广州客运站、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做好广珠铁路、厦深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强内河航运和港口建设。建设广东电网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农网改造三期工程、LNG接收站和一批大型骨干电源项目。

  加快港珠澳大桥建设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经济国际化步伐

  提高吸收外资质量。积极引进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来我省设立生产基地、服务业外包基地和采购中心、研发中心、地区总部。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石油化工、汽车制造、重大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产和到山区、东西两翼投资。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软件、机电产品扩大出口。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合作水平。加快港珠澳大桥等跨境大型基础设施和珠澳跨境工业区建设或前期工作。推进泛珠三角横琴经济合作区建设。积极推进与东盟的经贸合作。

  政府投资项目公示试点

  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加快国有资本的战略性重组。推动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与民营资本合作、利用资本市场改革上市等,促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公示试点,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在省属政府公益性投资项目中加快推行代建制。

  试点“镇财县管镇用”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进一步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继续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完善激励型财政体制机制,鼓励市县推行“镇财县管镇用”改革试点。加快山区开发步伐,推动东西两翼跨越式发展。加大对山区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加强山区公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珠三角结构升级、率先发展。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

  切实做好财税工作,努力增收节支

  严格依法治税。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促进财政资源优化配置,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加大对农业、科技、教育、公共卫生、就业社保、基础设施、战略产业的投入。完善激励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财政监督。加大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和农金会资产的保全和清收力度,有计划、有步骤消化政府现有债务。

  加快开发利用太阳能

  加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推动绿色广东建设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依法开展清洁生产强制审核,抓好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试点,培育发展一批清洁生产企业。开展建设节约型城市试点,建设全社会再生资源回收和利用体系。

  加强资源节约和合理高效利用。抓好重点耗能行业、企业节能,加快开发利用太阳能。建立和完善强制性产品能效和再利用标识制度。建立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保护饮用水源。

  六成农村人口享受合作医疗

  繁荣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推动文化大省建设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配合做好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抓好教育和人才工作。全面发展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把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从人均30元提高到50元,覆盖面达到农村农业人口的60%。

  新增就业岗位100万个

  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推动和谐广东建设

  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严格把住征地建设项目三条“红线”。建立健全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妥善解决农村“五保户”和特困户的生活困难问题。

  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00万个。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以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为重点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改革养老金计发办法,加快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推行企业年金,建立地方补充养老保险,建立以失地农民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

  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在珠三角地区率先构建全天候的治安视频监控网络。

  推广“一站式”行政模式

  加快政府管理创新,努力建设法治型、服务型政府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推广“一站式”行政工作模式,促进政府服务便利化。坚持依法行政。扎实推进综合行政执法试点,探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

  ■专家解读

  调整速度提升质量

  省社科院丁力博士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十一五”规划内容无疑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对广东来说,“十一五”时期将是全省的重要转型时期,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维系,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东必须牢牢抓住宝贵的历史机遇,在“十一五”期间率先进行经济与社会转型。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出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报告将“十一五”期间的平均增长速度从“十五”时期的13%下调到9%,下调幅度达到30%。正如高速行驶的列车在转弯时需要适度减速一样,9%的增速体现了省委、省政府舍得牺牲一点增长速度来换取增长质量,确保经济转型成功的决心。

  能耗大、附加值低,是我省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基本特点。在报告中可以看到一个全新的考核指标: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在“十一五”期末要求全省下降至少13%,换言之,单位能耗创造的GDP必须在未来5年增加15%以上,对于自主创新能力正在培育中的广东,任务不可谓不艰巨。但同时应当看到,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全国各地经济转型的步伐相当迅猛,有些省市在“十一五”规划中已经提出单位能耗创造GDP增加25%的目标,“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竞争压力让我们不能有半点的松懈。

  报告指出,实现“十一五”目标,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六大关系,切实做好“六个着力”。与“十五”计划不同的是,报告特别提出要正确处理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内源型与外源型经济、经济与社会等重大关系,引人注目。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正是我省经济与社会转型的需要,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对全省各级政府工作的新要求。其中,着力增强全省经济实力被放在第一件大事的位置上,表明省委、省政府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产业结构调整并不是新话题,但是,如何通过自主创新实现全省产业结构内源型的升级与优化,从而提高全省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却是“十一五”期间政府面临的新挑战。长期以来,我省经济的快速增长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外源型经济发展,如何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民营经济进一步做大,是增强我省发展动力的需要。

  吹响新农村建设号角

  广州市社科院李江涛院长

  《政府工作报告》重点突出了广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设想和安排,读后令人振奋。

  根据广东实际,农村建设首先要抓住城乡统筹这个根本问题。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状况,主要原因在于体制上的断裂,做发展规划时对农村发展的投入偏低,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各项事业缺少公共财政的支持。为了推动新农村建设,在今后一段时期,财政收入的增量部分主要应用于农村发展,并且要巩固农村税费的改革成果,进一步扩大农民增收的渠道。在制度层面,要制定相关法规、政策,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诸如农民出让土地的收益(张德江同志对此说了三句“硬话”),农民工的工资支付和社保待遇,以及通过村镇合并,减少由农民供养的公务员数量,扩大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等等。应该看到,取消农业税和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的财政能力随之下降,各级政府需要农村协助完成的政务工作,诸如征兵、治安、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等等,应依“费随事转”的原则,安排必要的经费,而不能靠农民自筹。此外,对于乡镇政府和村级自治组织历史上所形成的债务,也应在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减支增收的基础上,逐步予以妥善解决,从而使农村发展能轻装前进。

  珠三角地区与东西两翼、北部山区,大、中城市与广大农村地区,收入差距依然较大。研究表明,从个体角度看,影响收入的最大因素是受教育水平。我省加大将教育资源向农村安排的力度,并且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予以长期坚持,其美好前景是完全可以期待的。农村教育的发展不仅使农民提高了“在市场上讨价还价的能力”(韦伯语),而且为未来广东经济发展提供了急需的合格的劳动力。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事业的一个最大课题。可喜的是,广东在农村发展问题上起点高、决心大、动作迅速,彰显了经济大省的不凡手笔。

  把自主创新落到实处

  省委党校蔡兵教授

  广东经济发展正处于转轨时期,经济发展模式必须从粗放型、过度依靠外资的模式,转到集约型、主要依靠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模式上来。为此,《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自主创新,重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努力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目标,为今后广东自主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

  自主创新既需要人才保障,还需要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障,只有建立起能切实发挥效力的知识产权制度,企业创新的成果才能获得相应的市场回报,才有创新的动力,否则,企业只会停留在模仿、改造阶段,至多是去引进。我省近年在发展教育和提高公民文化素质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知识产权保护和名牌产品创建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人才不足、市场不规范、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及制度执行中的不完善等问题还相当突出。

  有一种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为了推动本国企业创新,政府应当选择一些有创新前途、符合政府科技或产业发展规划的企业直接给予特别的经费资助。这种做法需要谨慎使用。因为政府对企业研究开发直接补助,对被补助的企业是鼓励和支持,但同时给那些未能获得补助的企业带来了更大的风险,打击了这些企业的创新积极性,最终有可能导致整个行业创新投入整体水平的下降。我省是我国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今后在鼓励企业创新工作上,应多注意采取市场化和程序化的透明做法,多采用税收优惠的制度安排,也可以适当在政府采购中优先购买本土企业的创新产品,特别要防止在政府支出的科技经费的使用上容易出现的腐败和浪费现象。

  一般认为,发达国家企业总体处于技术发展的前沿,其政府通常不对企业的创新活动进行干预;而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大多处于跟随阶段,路径较清晰,政府因此经常干预本国企业的技术活动。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多半不成功。广东必须克服在创新工作上容易出现的冒进思想或情绪。最近我国的一些地方政府出于政绩需要,在抓自主创新的实际工作中常常越俎代庖,大搞一些政府主导的短期见效的自主创新项目,这种做法很危险,广东也需警惕。

  本栏责编:田东江

  图:

  一朵全省最大的人造“红棉花”绽放羊城街头,多少祥和欢乐尽在不言中。本报记者郭长荣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