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政府工作报告(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09:23 淄博新闻网

  在实现上述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全市总体上基本实现现代化,使淄博成为经济全面繁荣、社会文明和谐、科技教育发达、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美的城市,充分展现“经济强市、文化大市、绿色城市”和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崭新形象,全面实现在山东中部率先崛起和老工业城市发展振兴的目标。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繁荣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良性互动机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稳定粮食生产,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积极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形成农业投入稳定增长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长效机制。加强小城镇建设,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深化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积极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深化农村金融和流通体制改革,切实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使广大农民共享现代文明成果。

  (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坚持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提高质量并举,集中做大做强新材料、化工、医药三大比较优势产业,改造提升机械、冶金、建材、纺织服装四大传统产业,努力形成石油化工、氟硅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陶瓷建材、纺织服装六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培植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不断提升工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扎实推进、切实做好拉长产业链、提高配套能力和产业转移等战略性工作。以增加总量、提高比重、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扩大就业为重点,大力繁荣发展服务业。积极发展建筑业。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积极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着重推进体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深化财税、投资、价格等体制改革,继续发展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坚持互利共赢原则,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与提升产业结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促进区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结合起来,更加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大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努力扩大自主创新、自主品牌商品出口,巩固、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开发能源资源、承揽大型工程,拓展发展空间。进一步健全完善载体功能,努力将淄博高新区、齐鲁化工区、东岳国际氟硅材料工业园等国家、省级园区建设成招商引资的先导基地、技术创新示范基地和人才创业高地。

  (四)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组群城市特点出发,着眼长远发展,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构筑“中心凸显、十字展开、组团发展”的城市发展新格局。按照“拓展西、北,改造东、南,提升中部,衔接周边”的思路,坚持新城区建设与老城区改造并重,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做美、做畅中心城区,力争到2010年,将中心城区建成面积100平方公里、常驻人口100万、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和浓厚现代气息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同时,以张博路、柳泉路、张辛路、张周路等南北、东西“十字型”骨干道路为依托,加快建设沿线特色产业带、城市景观带和城镇密集带。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搞好路网、基础设施、园区、产业布局等方面的衔接配套,融合互动发展博山、淄川、周村、临淄、桓台五个城市组团和一批新型城镇群,突出特色、完善功能,加快高青、沂源发展,逐步形成层次和谐、特色互补、空间拓展的城市组群。继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搞好生态保护和修复,巩固、发展和提高国家园林城市成果,积极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更加注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一步下放经济管理权限,完善落实促强扶弱的政策措施,加快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