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龙屋的古韵新调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09:23 南方日报 |
城市建筑美学 谭元亨 从半月楼、八卦楼、围裙楼向围龙屋的演变,有历史(即时间)上的流变,也有地理(即空间)上的演绎。当客家人到了粤东,则主要面对的是丘陵地带,或者山中的大小盆地, 人文环境也有了相应的演化,梅江下去的韩江,更把海洋文化的影响也一并带来。于是,建筑不仅“随境赋形”,而且也有了审美的提升与形制上的开放。作为成熟形态的围龙屋,也就脱颖而出了。可以说,围龙屋是客家民居发展中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这么一个民系自中原、赣南、闽西来到粤东乃至粤北迁移过程中生存经验的累积以及历史文化的结晶。兴宁那航拍的有六七围的围龙屋,梅县白宫的棣华居、南口的宁安庐等。不妨对比一下,通廊式的方、圆围楼的第一层都是厨房,二楼是仓库,三楼以上才是住房,有利有弊。围龙屋将厨房移到后面的花胎围龙上,把住房放在前边的堂横屋上。这实际上将方圆围楼中间分割,下层放在后面,上层放在前面,加上禾坪和池塘,互相合理搭配,使生活起居更为舒适方便。在粤北翁源江尾镇南塘,发现了始建于明代、重建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的沈氏开基长安围。这是一座椭圆形单层围屋,里面包围着四堂屋(三大井)。据说,沈氏祖先从福建瓦子坪迁来,在此山水宜人的湖心坝建起“九厅十二井”的围楼,往后沈氏子孙在附近连续建了20余座不同形式的客家围楼。翁源沈氏的椭圆形围龙屋,明显带有脱胎于方、圆围楼的痕迹,其古老性和一致性,可看作自方形和圆形向围龙屋过渡的形态。而创造围龙屋的主人,就是宋元时期第三次南迁至粤东地区客家的后代(围龙屋的产生年代当在明朝)。他们带着中原府第式和赣闽地区方、圆围楼的成熟的建筑技术,进而创新出围龙屋的建造方法,它在平面结构上吸收了中原府第式房屋与坞壁堡垒,以及闽赣的方楼与圆楼的精华,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人文环境进行适应、改造、整合,至此逐渐形成了客家围自方而圆、自高而低的围龙屋形制。 围龙屋的形式演化,更为多姿多彩。例如桥西村的“反围龙”,则是圆弧反向对着外面,并借助山体,呈居高临下的态势,而半月塘则在两层上的平坡,与周边的围龙屋、围屋形成鲜明的对照,但一起则成为山坡上相对和谐、协调的景观,饶有兴味。可惜近年建的水泥新屋加贴瓷片,整个破坏了桥西村各种围龙屋的古典韵味,殊为可惜。 至于欧陆风的影响,对粤东民居也有不少冲击。可以说,有的民居,如联芳楼、南华又庐等,它的正立面当为欧陆式的,汲取了西方不少建筑元素,包括诸如三角山花、券拱等等,但平面,仍是围龙屋的,有中轴线、花胎、禾坪、半月塘等。这种中西合璧式的客家民居,表明粤东向南的开放,强于其它客属地,乃至绵延到被视为客属地“唯一的入海口”原宝安即今深圳的客家民居,如龙田世居、大万世居,也都万变不离其宗,一直到香港客家人聚居地,其客家围屋“山下围”(又名曾大屋)也同样如此。尽管这些地方家族色彩多少已让现代意识冲淡了很多,但聚族而居的形式保存、防卫的功能变化,以及开放性、审美化,尤其是风水即生态意识,仍是一脉贯通下来,能清晰地加以辨认,否定是无济于事的。 当然,围龙屋本身,直到今天也仍在发展乃至创新当中,变才是真正的不变,唯有这样,客家民居方有真正的生命力。现在的梅州新城诸多建筑,还有获鲁班奖的雁南飞的新建筑,在汲取了“围龙”的理念后,又有了新的拓展,不曾盲目照搬欧陆风,人云亦云,这是一个可喜的信号,相信客都日后的新建筑,当会更具个性,更有创意,又不离客家本色。 但总的来说,从土围子,到土楼,一直到围龙屋,对于客家民系的文化记忆,无疑是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性定格”。中国建筑自唐至宋,由大气转向精致,而客家民居则逆向演变,其中不乏发人深省的地方。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