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2020年完成农民向市民转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09:48 南方新闻网

  2020年完成农民向市民转变

  中山市农业局长卢君达谈“十一五”规划,加强社区文化建设陶冶农民情操

  十一五规划访谈

  “十一五”规划已获中山人大审议通过,中山该建设怎样的新农村?新农村主要加强哪些内容的建设?新农村的农民将是怎样的一个角色?户籍改变后的农民该怎样真正走向城市,与市民没有区别?记者日前专访了中山市农业局局长卢君达,对于这些问题他作了详尽说明。

  ●“十一五”期间,我们除了加强农村的经济建设之外,更多的要关注农村的民主和法制、农村的文化建设、农村的公共设施建设等。对于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山来说,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尤其迫切。

  ●农民日子好过了,如果精神生活跟不上,那我们的农村就会出问题。

  ●停止农村宅基地建设的核心就是集中审批、统一建设公寓式小区,把农民从自建的单门独户的居住环境中拉出来,过上城市居民有社区文化的生活。

  将更注重农村全面发展

  记者(以下简称“记”):“十一五”规划里中山在发展农业方面有什么新的内容?

  卢君达(以下简称“卢”):“十五”期间比较注重农村经济的发展总量,强调农民的住房好不好,吃得饱不饱,用怎样的交通工具等等,物质层面的东西较多。“十一五”期间,我们除了加强农村的经济建设之外,更多的要关注农村的民主和法制、农村的文化建设、农村的公共设施建设等。体现的是物质、精神都要加快发展的一种理念。对于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山来说,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尤其迫切。这就是规划里面讲的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概念。

  记:5年过去了,中山农村的发展到了怎样的一个水平?

  卢:“十五”期间中山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很快,特别是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十五”期间全市农业生产总值比“九五”增长41%;2004年、2005年中山农民的人均年纯收入从7362元增长到8102元,连续两年增幅超过两位数,增幅排全省第一。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0年的4883元,翻了近一番。有6万多农民在城市就业,全市90万农民人人享有合作医疗、20多万农民享有劳动保险;5年内10亿元的资金投入到了农村,可以说中山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的手里更有钱了,生活更有保障了。

  记:和以前相比,“十一五”规划里关于三农问题的不同之处是否与现阶段农村的经济高度发展、农民手头已经比较宽裕有关?

  卢:按照中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山的农村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水平的确处于全省前列,在全国更是处于前列。我们的农民日子好过了,如果精神生活跟不上,那我们的农村就会出问题,基于这么一种认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容就和内地不一样,更加偏重于精神文化上的发展,这在“十一五”规划里面体现得十分明显。不少代表参加新农村的专题讨论时,也纷纷提出了这样一个新课题。

  农民转变需要很长过程

  记:“十一五”规划里面提出农民的远景目标是向市民转变,为什么说是远景目标?“十一五”不能完成农民身份的转变吗?

  卢:农民身份的转变是在农村的经济形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社会形态由农村社会形态向城市形态转变之后,农民的身份就由农民向市民转变。这种转变是要通过农村经济的继续发展、农村的各项社会公共设施的完善之后,农民的身份才能真正发生变化,转为城市居民,这是有条件的一种转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规划里面提出的远景规划是到2020年,而不是到2010年。

  记:仅仅改变农民的户籍身份还是很容易的。

  卢:是的,改变农民的户籍很容易,关键是消除这种身份的差别需要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基础,还有就是农民本身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知识道德方面的积累。我们的农民如果其谋生的本领没有提高,如果没有足够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如果没有配套的法制教育以及公民道德教育,那他们即使身份变了,但骨子里面还是农民。

  记:“十一五”规划里面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对农民素质的提高作了怎样的规划或者安排?

  卢:加快城中村的改造就是重要的一步。比如停止农村宅基地建设的核心就是集中审批、统一建设公寓式小区,把农民从自建的单门独户的居住环境中拉出来,过上城市居民有社区文化的生活,通过加强社区文化的建设来陶冶农民的情操,进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要加大农村的文化设施、体育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今年全市250个行政村将完成健身设施建设。另外还专门安排1200万元用于农民的培训,至少培训农民3万人。

  记:中山将打造怎样的新农民?

  卢:希望打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注重社会公德、互助互爱、讲责任尽义务的新时代农民。

  记:现在距离这种要求还有多远?

  卢:还差得远啊。根据“十一五”规划,政府会加大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加大城市对农村的反哺。比如每年增加1000万元的资金用于农民购买养老保险,比如让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民实现“应保尽保”,这些投入会让农民生活得更好更幸福。但农民生活好了,是不是就文明了,是不是就是良民呢?不一定。这次不少代表反映,不少农民对政府的依赖思想太重,导致不思进取。也有不少农民不讲诚信,公开违反合同。也有农民聚众闹事,不遵纪守法。也有农民不懂技术,有岗位却不能胜任。

  记:新时代的农民是个什么概念?

  卢:到那时,农民只是一种职业、一种符号,而不是一种身份。

  通过龙头带动推行产业化

  记:“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全面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和生产,中山在这方面将如何做?

  卢:目前主要是通过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龙头带动来推行产业化。同时政府会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力度,鼓励发展效益农业、生态农业,培育优势产品。还有就是通过“名牌战略”,通过对省级名牌产品每个奖励20万元的做法来推进中山农业领域创名牌的深入。

  记:目前中山都有哪些农产品的品牌?

  卢:目前中山农产品省级名牌有22个,包括石岐乳鸽、全福甲鱼、黄圃腊味、聚丰大米、杨氏水果等等。

  记:推动产业化,政府是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政府的角色会不会显得被动?

  卢:不会的。除此之外,政府还通过一些措施,积极培育、引进、推广一些优良品种,通过它们来调节农产品的结构,来推广更具竞争力的农产品。比如三元杂和五元杂瘦肉型猪、沙栏鸡等的培育改良推广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记:规划里面提到“沃土工程”,是怎样的一个概念?

  卢:“沃土工程”是对稻田稻杆回田有一个硬性的指标规定,要求每年的稻田稻杆回田率要到达总稻田数的80%以上,以确保稻田的肥沃程度和稻田的质量。

  中山农民创新意识不够

  记:这次规划里着重提出科技创新的内容,在农业方面,科技处于一种怎样的位置?

  卢:应该说,科技对于农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尽管目前整个中国的农业科技水平不高,但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要走产业化的道路,农业现代化必须同步,也可以这样说,科技是农业未来最大的支撑点。

  记:大家都知道,科技很重要,但科技对于农民来说,其好处究竟在哪里?农民怎样才能相信科技、依靠科技?

  卢:中山的农民从科技当中直接受益的例子很多。比如我们农业部门自己研究出来的香蕉喷灌技术,成本才200多元左右,既利于香蕉的生根,又避免了传统灌溉积水容易导致香蕉致病的弊端,更主要的是提高产量在20%以上,亩产增收达600元以上。还有我们自己研制的水塘深层换氧技术还拿了省的科技进步三等奖,能让虾农增产4成以上。

  这方面我们在有意识地研制或引进一些新技术,农民已经形成了对我们的信赖。未来除了我们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大科研力度之外,在提高农民的素质的同时,也要让农民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记:中山农民的创新意识如何?

  卢:目前这方面还不太突出,主要是农民的就业途径较多,赚钱的方式也很多,在科技创新方面还不多,不像内地有些地方的农民能发明飞机、汽车,但中山农民还是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相信也会有这方面的杰出人士出现。

  ■局长畅想

  近8成农村五年后将变城市

  当记者问及“十一五”之后的中山将是一个什么样子时,卢君达表示,到那时中山农村的生产力将有大的突破,农村的各项事业将全面进步,农村的面貌将得到彻底的改善,农民过上了大病无忧、老有所养的日子。届时将有相当多的农民住上城市的公寓,农民也将慢慢职业化,农民将融入城市生活,城乡差距将逐渐消失。至2010年,近8成的农村将和城市融为一体。

  统筹:本报记者查九星

  采写:本报记者丁保权

  摄影:本报记者明剑

  图:

  卢君达称,以后农民将只是一种职业、一种符号,而不是一种身份。

  虽然从科技中受益不少,但中山农民的科技创新意识并不强。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