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里的百姓故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09:53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 ||
故事一:下山担水,长途跋涉 在白河乡东风村的偏远山区里散住着十几户农户,那里不通车、不通路、不通电话、不通手机。更为严重的是,他们要到很远的地方担水吃,早晨5点钟起床,大约7点多钟才 能把一担水挑回家。当地流行着这样一首打油诗:“到家让您吃块馍,不让喝俺半碗水,洗衣脏水再喂牛,吃水就是贵如油。”故事二:分娩难产,母子双亡 在一个偏远的山村,一位农村妇女生孩子难产。打急救电话是没有用的,送到医院去也不可能,因为村子离最近的医院也有几十里。产妇的家人情急之下,只好找同村略懂一点接生知识的村民帮忙,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产妇和腹中胎儿终于不治身亡。 故事三:孩子上学,父母陪读 白河街并不大,而在街上租房子住的农民却有200多人,他们都是为孩子上学做陪读的。他们一般是这样安排生活的:孩子的母亲主要负责做饭,顺便捡些废品或做点小生意维持生计。孩子的父亲农闲时在街上打些短工,农忙时带上干粮,骑着摩托车(没有摩托车的步行),回到十几里或几十里的深山家中做农活。 白河乡中心学校初中和小学加起来有1500多人,这里集中了全乡的大部分学生。因为路途遥远,学生们大部分都需要住校。而在深山区,一些小学还不得不保留,有的学校只有五六名学生、一位老师,一位老师要代一至五年级的所有课程。在这样的学校,父母陪读也是必不可少的,常常是大人比孩子还多。 与嵩县一些干部谈起如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他们感受颇深。 嵩县劳务经济发展局局长郭建武说,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宣传和做工作,嵩县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了,出现了“务工明星”,如今劳力输出已成为县里的六大产业之一。去年外出务工人员有12万多人,劳务收入5.26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3%。 一位干部说:“救急不救穷,如何搞好开发式扶贫,让农民自己找到致富门路也许才是脱贫的根本出路。” 记者注意到,虽然政府为贫困家庭解决了安置工程用地和公共基础设施,但建房资金仍由村民自筹,3万~5万元的建房资金对一些贫困家庭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及的事。看来,如何早日让所有深山区贫困家庭迁出“人类不宜居住的地方”,仍将是一个重要课题。③14 从高高的分水岭下去,山间公路直通白河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