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黑的”心有余力不足?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10:08 南方日报 |
人大代表分组讨论首次引入质询制度,三大职能部门吐苦水 治理“黑的”心有余力不足? 关注区级“两会” 南山 本报讯(记者/刘丽实习生/陈安远)让西丽、桃源片区居民叫苦连连的“黑的”为何屡禁不止?在禁止“黑的”的问题上,相关职能部门到底做了些什么工作?怎样才能彻底解决“黑的”问题?昨日,南山区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正式开幕。在下午的分组讨论中,来自桃源街道的人大代表们就市民普遍关注的“黑的”问题,对城管、交警、运管等3个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质询。据悉,将质询制度带入分组讨论,在南山区还属首次。 “黑的”争客源多次酿血案 “近3年时间内,西丽、桃源片区发生的所有群体性暴力事件,几乎都与违法运营的蓝牌车(俗称‘黑的’)脱不了干系。”在南山区人大昨日下午的分组讨论中,来自桃源街道的人大代表们提出,数百辆“黑的”盘踞西丽、桃源片区,这些车辆乱停乱放、肆意抢道,并进行非法营运,经常造成交通阻塞,并带来了不少交通隐患。 另外,这些“黑的”司机常常因争抢客源发生纠纷甚至引发群殴事件,多次酿成血案,严重威胁社会安全。据介绍,在被政府查处的所有“黑的”上,都曾发现刀枪棍棒等各种暴力器具。 缺资金缺人手难倒各部门 面对人大代表们的质询,南山区城管、交警、运管三大职能部门大吐苦水,纷纷表示禁止“黑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南山区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去年曾多次组织大规模的检查行动,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可是事后整治行动所花经费却无从报销。“没有专项的整治行动资金,我们也没有办法。”这位负责人向人大代表建议,可否由政府财政拨出专门经费,用于“黑的”的治理。 南山区交警大队负责人则表示,受交通法规的局限,交警遇到“黑的”乱停乱放,只有劝其驶离的执法权,没有其他权利。这就造成了“黑的”与交警“捉迷藏”,交警一来他们就走,交警一走他们就停,形成没完没了的恶性循环。“深圳交通警力严重不足,而南山区交通警力尤为不足,这也是我们无力对抗蓝牌车乱停放的重要原因。”据这位负责人介绍,整个南山区只有交警120人,而西丽、桃源片区仅20人,在打击“黑的”方面确实力不从心。他建议人大代表提出议案,扩充南山的交通警力。 运管分局的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在治理“黑的”的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不少实际困难。一是,治理“黑的”的举证工作非常难。相关交通法规规定,只有在出现现金交易的情况下,才能确定是否为非法营运。而“黑的”搭载的往往是熟客,遇到运管执法人员就暂停现金交易,举证非常困难,往往只能通过暗访,即便如此还是遇到不少问题。“我们整个分局只有43名工作人员,却必须负责全特区的运输监督工作,人手的确是个问题。”这位负责人表示,今后会在西丽、桃源片区加强人力和时间的投入,争取与街道一起把工作做得更好。 代表建议偏远社区增加班车 分组讨论的最后,参与讨论的代表们商量出一个初步建议,主要内容包括:建议政府责成一个牵头的部门,组成由城管、交警、运输监督、公安等各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开展大规模的查禁“黑的”行动,并落实整治行动的后续管理工作。 同时,建议有关交通部门在西丽、桃源这样的偏远社区增加交通班车,方便市民乘坐公交车,并适当调整票价,争取占领部分“黑的”市场。记者了解到,本次质询得出的初步结论将被形成议案,提交人大进一步审核。 关联 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 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6.18亿元 本报讯(记者/刘丽通讯员/刘少良)昨日,南山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隆重开幕,代区长刘庆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南山区经济增长已经转入效益型轨道! 去年,南山区实现本地生产总值1124.66亿元,增长14.7%;辖区属地税收收入143.09亿元,增长20.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23亿元,增长17.3%。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1308亿元,增长20%;西部港区集装箱吞吐量838.6万标箱,增长19.2%。全区每平方公里土地产生GDP6.18亿元,创造税收7862万元,分别比上年提高14.7%和20.5%。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46亿元,增长15.1%。 刘庆生表示,今年南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本地生产总值达1248.37亿元,增长11%,全年经济工作按照13%的目标分解任务;工业增加值832.38亿元,增长12%;农业总产值1.7亿元,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46亿元,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86.75亿元,增长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58亿美元,与上年持平;根据新的市区税收分成比例,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59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0%;年末常住人口94.65万人,增长3%,其中户籍人口31.79万人,增长5%。 图: 一名人大代表对南山区“黑的”屡治不绝提出质疑,一名交警代表正在回答有关问题。 本报记者何俊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