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印度软件业姓"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10:17 东方网

  沈开艳作品集近年来,有关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比较的话题总是网民甚至是国民谈论的热点。是啊,毕竟中印两国同属人口和国土大国,同是目前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同处亚洲并且同在亚洲发挥着地区大国的作用,同是具有数千年文明发展史的文明古国,同于上世纪40年代末建立新国体,同样都在走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相似相同点太多了,相互比较的兴趣也就更浓了。且不说印度是怎么看待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国人一谈到印度,言必提其软件产业。的确,印度一家私营公司的软件出口量就可抵得上全中国软件企业

的出口总量;印度正在成为“世界办公室”的势头比起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似乎档次上更高,这些怎能不让国人、特别是业内人士诚惶诚恐、惴惴不安呢?于是,诸如“大象正在追赶巨龙”、“印度的前景比中国远大”、“印度将取代中国世界市场的位置”等等的判断举不胜举。这些不能不让我们深思一下印度软件业飞速发展之原因。

  固然,印度软件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其天然的优势,但是如何充分发挥其优势,如何推动软件业的快速成长,后面还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制度因素。

  印度软件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倾力扶持。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一跃成为软件出口大国,最关键的是印度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通过制定系列优惠政策、兴建软件园区、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充分发挥软件协会作用、建立风险基金、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和储备等方面为软件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独立以来,印度政府根据不同时期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颁布了相应的科学技术政策。政府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措施,为软件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印度政府非常重视软件产业的发展。印度的成功做法是首先在产业政策上下功夫,尽快拿出一套科学的产业政策来,扶持信息产业,这些政策涵盖税收、资金、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知识产权的保护、软件出口、软件基地建设等各个方面,依托政策这块基石,以软件为核心的信息产业真正使印度挺立起来。

  印度政府的经济改革、优惠的产业政策、有效的管理、必要的财力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倾斜性措施,极大地推动了印度软件业的产业化和国际化步伐。印度信息产业的腾飞,得益于政府促进信息产业发展和鼓励信息产品出口的一系列措施,而其中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扶持信息产业发展是一个重要因素。

  一、50年代,明确科技服务国家

  1958年,印国会通过了“科学政策决议案”。这项决议案强调了科技在国家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作用。明确提出了科技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基本原则。

  二、80年代,推动信息政策发展

  1981年,政府对在“自由贸易区”(堪达拉自由贸易区、桑塔克鲁茨电子出口加工区以及政府确定的其他地区)生产电子出口产品的企业取得的利润和利得,实行连续5年免税。

  1983年,印政府公布了“技术政策声明”,进一步确认了科技是发展经济的基础,重申靠自身力量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技术政策的十一项目标。1984年拉·甘地出任印度总理,政府主动制订和推动了一系列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提出了“用电子革命把印度带入21世纪”的口号。制定了发展信息产业,特别是依靠信息产业和软件业的振兴带动印度经济发展的策略。此后,历届政府不遗余力地促进软件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软件业发展的优惠政策。1986年政府相继制定和颁布《计算机软件出口、软件开发和培训政策》、《软件技术园计划》、《印度信息技术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政府成立“软件发展局”,负责组织和协调全国软件产业发展。政府建立质量认证机构,设立软件实验基地。1987年起,印度电子部开始建设Bangalore、Bhubaneswar和普那3个软件技术园区,政府给每个软件园投资5000万卢比,并建立了相关的配套设施。通过兴建软件技术园区吸引外资,带动软件业的发展。

  三、90年代,实施软件大国战略

  进入90年代,印度经济走向全面的自由化和全球化,拉奥政府开始大力推动自由化经济政策,表现为:基本取消工业许可证,使私营部门能进入更多行业;修改反垄断法的内容,使之不再限制私营大企业集团的发展而只是处置垄断行为;允许外资在印度企业中的占股超过40%甚至独资,使外资企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改革汇率制,使印度货币向可自由兑换货币过渡;原则上取消进出口许可证、削减关税,扩大贸易,增加创汇,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等等。这些政策措施为计算机工业的增长和出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十多年来,印度计算机工业扬科技人才之长,避资金匮乏之短,着力发展高人才投入的计算机软件,而较少地发展需要高资金投入的计算机硬件。并采取“大进大出”的方针,即大量进口国外先进软件,以此提高本国的技术水平,在达到了国际标准和先进水平后,再大量出口。事实表明,这个方针取得了成功。

  90年代初,印度率先在软件业开始了经济体制的转型,颁布了《软件技术园区(SPT)计划》,对IT产业的发展推出了许多新的扶持政策:比如免除进入高科技园区的公司进出口软件的双重赋税,允许外商控股100%,免征全部产品用于出口的软件商的所得税等等。通过提供包括税收在内的优惠政策、良好的设施、配套的服务、企业的协作与互补来推动软件业,特别是软件出口的发展。特别是软件产业的零税率政策,软件和服务公司的银行贷款“优先权”,极大地刺激了软件产业的发展,引发了印度软件行业的一场革命。

  1993年,印政府又公布了“新技术政策声明”,确定了印度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超大型计算机、新材料的合成与加工、传感器以及计算机软件等。力争在这些领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1994年,政府又规定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生产并且位于规定的“电子软硬件技术区”的企业,其利润和利得在连续5个征税年度内可获免税。1995年,为促进技术开发与技术进步,印度政府还对部分电子信息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实行税收抵免,同时大大放宽对计算机进口的限制,大幅度削减这类产品的进口关税,使印度企业在国内也面临外国企业的竞争。政府的这些措施对印度信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1998年,印度政府组建以国家总理为组长的“国家信息技术特别工作组”,向政府提交“印度信息技术行动计划”,在税收、贷款、投资等方面采取优惠措施,全方位推动IT产业的发展。倾力为软件企业提供政策支持,试图通过计划中108条政策的实施,达到2008年软件产值850亿美元(其中软件出口5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软件生产和出口国的目标。1999年,印度政府成立IT产业部,成为世界上少有的专门设立IT部门的国家之一。印度政府对IT产业的政策和资金投入也更趋广泛:在6个国家级“印度理工学院”的基础上,在各邦也开始设立“印度信息技术学院”,大力鼓励民间和外资办学。

  此外,印度政府还先后出台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出口加工区”、“100%出口导向型企业”、“电子硬件技术园区”、“软件技术园区”、“经济特区”等计划,以促进电子工业和软件产业的发展。为进一步发展软件业,印度政府将软件技术园区由南向北推进,形成全国性的软件技术网络。先后建成17个软件园区,1300多家海内外公司在这些园区注册。印度政府为园区内的国内外软件企业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条件。

  50年来,印度先后颁布了4个科技政策决议,即50年代《科学政策决议》、80年代《技术政策声明》、90年代《新技术政策》和2000年的《信息技术法2000》。这些政策决议的颁布确立了科技发展的战略,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特别是90年代颁布的《新技术政策》着重突出科技为生产服务和外部引进、内部消化,以及在高新技术上重点实施的科技战略。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和国防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些注定印度必将成为新兴的计算机软件大国。


作者:沈开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