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拖着病躯“战斗”在无影灯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11:10 安徽在线-安徽商报

  杨祖华是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骨科主任,不久前,他被授予全省“十佳医生”的称号。记者去采访的那天,杨祖华上午为两个病人做手术,直到下午两点才从手术室出来。看着眼前这位一脸平和微笑的医生,记者不敢相信他是一位癌症患者,半年多前刚刚接受了左肾切除手术。面对疾病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胁,是什么支撑着他拖着病躯,这样顽强地“战斗”在无影灯下?

  肿瘤手术前两天,他不下“战场”

  杨祖华戏称自己是个“合格的120急救队员”,因为作为一名骨科医生,他必须面对大量伤势严重、甚至生命垂危的急诊病人。杨祖华的妻子王影说,半夜科室来电话,他穿衣服的速度绝对不亚于消防队员。

  随着病人的不断增多,工作任务加重,杨祖华常常感到腰背部疼痛难忍,但他始终没有重视。2005年6月,医院组织体检,杨祖华却整日埋头在病房里,抽不出时间给自己检查身体。妻子王影硬把他拽到超声科做B超检查。谁知,这一查还真发现了问题:左肾上疑有包块!医院把他送到南京鼓楼医院请专家会诊,结论是肾癌,需要抓紧时间手术。双方商定,3天后鼓楼医院专家到合肥为杨祖华手术。

  回合肥的车上,王影心情沉重,默默无语,杨祖华却嘟囔开了:“我明天还要给那个股骨颈肿瘤病人手术,已经答应人家了……”王影哭着阻止他:“你不考虑自己,还要考虑别人,在这样的情况下给病人开刀,万一思想不集中,出了差错怎么办?”杨祖华坦然说:“病人是冲着我来的,我不能让病人失望。”

  就这样,在自己接受肿瘤手术的前两天,他硬撑着在手术台前站了2个多小时,为病人进行了股骨颈肿瘤切除手术。手术很成功,切下来的组织经病理检验是良性的,病人和家属都欣喜异常。而他自己的手术结果却不容乐观,左侧肾脏被切除,手术切口有30厘米长,缝了28针。

  左肾切除一个月后重返岗位

  就在手术后20多天,医院骨科有一个骨盆肿瘤手术,难度相当大。作为科主任的杨祖华不放心,拖着术后虚弱的身体来到手术室现场指导。术后一个月,他再也歇不住了,开始正常上班。

  由于他患的是肾肿瘤,术后要定期注射药物进行免疫治疗,但这种药物注入体内后副作用特别大,3至5个小时内会全身寒战、伴有剧痛;接下来2个小时则是全身发烫、虚汗直冒。每周5次的治疗让杨祖华几乎每天都是在痛苦中完成查房、手术等工作。由于身体虚弱,在手术台上站的时间长了,他就感到上气不接下气,有时手术衣都被汗湿透了。杨祖华想:这样不行,手术质量一定要保证!于是他“自作主张”地将每周的治疗次数由5次减到2次,并把原定的白天注射改成晚上进行。杨祖华高兴地说:“这样好了,难受的时候我是躺在床上的,等一觉醒来,什么都过去了!”这样3个月后,他再也不愿意接受抗癌药物的治疗了,还安慰妻子说:“我壮得像头牛,这点病能顶过去。”从医20多年,虽然很多手术已经是熟门熟路,但每次手术前的晚上,他还是要把自己关进小小的书房,拿出相关的解剖、外科等教科书,再细细地复习一遍,让解剖结构、血管神经走向等烂熟于心。他说:“不看看书我心里不踏实,我得为患者负责。”

  由于医术高超,不少患者慕名而来,一些患者因为手术难度大,还给他送红包。杨祖华说接触多了,自己对退“红包”已经非常有经验了,手术前退,患者不安心,会再找机会来硬塞“红包”;手术后退,患者家属又会担心手术效果;所以每次他都是交给护士长,吩咐手术开始的同时,把“红包”退给病人家属。

  母亲去世那一刻,他仍在手术台上

  熟悉杨祖华的人都说,他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放到工作和患者身上,自己家里的事却很少过问。妻子王影是医院超声科主任,工作也非常繁忙,但为了丈夫的工作,她承担了所有的家务。杨祖华对妻子满怀愧疚,对双亲则满心遗憾。杨祖华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十分疼爱他,省吃俭用,供他上大学。虽然杨祖华十分孝敬父母,但他觉得自己为父母做的事太少太少了。尤其母亲去世的那一刻,他没有陪在母亲身边,杨祖华说,这是他一生的遗憾!

  记者:母亲病重是哪一年?还记得当时的情形吗?

  杨祖华:1998年春节前,母亲因为肺心病、心衰再次住院。可能老人家自知时间不多了,她叫我请假陪她,可骨科病房里还有许多患者等着我去给他们做手术。于是,我把母亲安排在骨科病房住院,这样给患者做完手术,我就随时能去照顾母亲。

  记者:母亲理解你吗?

  杨祖华:其实她心里清楚我是放不下工作的,所以从来不埋怨。

  记者:母亲去世前你有预感吗?

  杨祖华:有预感!不过没想到那么快!那年年三十,我和妻子陪母亲在病房吃完年夜饭,母亲突然对我说:“孩子,我知道你工作忙,要给病人做手术,可我知道,这回我真的出不了院了,我的时间不多了,这几天你能不能别去上班,多陪我呆会儿吧!”当时我流着眼泪答应了她,接下来的几天母亲开始昏迷不醒。在她去世的前一天,有一个大手术需要我主刀,我爱人当时哭着劝我不要上手术台了,说要是母亲咽气时都不在身边,我会后悔一辈子的。

  记者:那你最终还是去手术了吗?

  杨祖华:对!我当时犹豫了,可是手术是早已经安排好的,我还是去了。

  记者:听说就在那个手术进行的时候,老人家去世了?

  杨祖华:是的。

  记者:后来为自己的选择后悔过吗?

  杨祖华:肯定后悔,现在我常常对单位的“小年轻”们说,有空就多回家看看父母,不要等到以后想请假陪父母都没有机会的时候,再去后悔。

  记者:如果现在给你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你是选择去手术,还是陪在母亲的身边?

  杨祖华(沉思了许久):还是要看具体情况!如果其他医生能代替我动手术,如果患者的病情不需要立即手术,我想我会选择陪母亲走完最后一段路。

  2004年4月,杨祖华的老父亲脑出血住院。当时有一名19岁的患者因右髋关节脱位伴髋臼骨折来就诊,并指名要他手术。手术定于4月16日上午,可杨祖华的父亲刚刚于15日夜间去世。手术当天早上,患者的父亲找到杨祖华,主动要求推迟手术,让他先去处理父亲的后事。可杨祖华没有接受,忍着丧父之痛,坚持当天做完手术,再去为父亲办丧事。每当想到离去的父母,杨祖华的心中就隐隐作痛。但他想,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父母在天有灵,会原谅他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