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装修:让新居破茧成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14:10 南方日报

  目前已经是人们常说的家装淡季。在这样一个季节,很多人对家装的热情逐渐变淡,他们普遍认为,装修到交楼的时候再说也不迟,实际上,这是一种偷懒的借口。其实,大家大可以充分利用淡季,为接下来的装修做足准备。

  因为,在装修时间的选择、预算的确定以及工程验收等方面是大有学问的,需要房主早做准备、仔细规划。

  如何预算

  与设计师加强沟通报价须防四大陷阱

  案例:

  南城的李小姐与一家装饰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并且交纳了定金,现在装饰公司给她出了三张施工图纸,但是她都不太满意。对方说,如果按照她的意图来修改,将要增加原有的预算费用。她认为合同都签了,还变动价格,真是不能接受。

  装饰行业的基本操作流程是:出平面图→预算→交纳定金→出施工图纸→价格和图纸确定→施工→验收。

  签订合同有两种方式,一是在第2步“预算”后,同定金交纳同时进行,另外一种方式是第5步“价格和图纸确定”后才签订合同。这位业主选择的应该是第一种方式,这就难免会出现二次报价的情况。毕竟施工图纸比起初的平面图要细致得多。施工之前,图纸都是不断变动的。如果您选择正规的装饰公司,一般局部的小改动,并且采用同样的材料,不会再额外加钱。如果是全盘的大改动,布局材料都发生了变化,装修公司将会进行二次报价,这是正当的。

  照我们的经验来看,设计师与业主有一个磨合过程。所谓“磨”,就是设计师的效果与业主的实用期望,往往是不成正比的。设计效果好,往往实用性会差一点,这也是装饰行业的矛盾点。所谓“合”,就是作为被委托方的设计师和委托方的业主应该相互尊重,意见发生冲突时,设计师会劝解业主来理解自己的思路,但是不应固执强求,最终还是应该在正确引导的基础上,尊重业主的选择,毕竟房子是业主自己来住的。对这种“磨合”关系的正确理解,是装饰事业的基本职业道德。

  与设计师的沟通是一门艺术。首先业主要对近几年的家装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既不要盲目排斥,也不要一味地拿来,学会寻求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东西。其次,要与设计师进行充分地沟通,设计师对你了解得越多,设计出来的家居也就越适合你;第三,就是要尊重设计。不要自以为是。因为不是每一个设计在前期就能够看出其装饰效果。尊重设计,往往也就增加了家居的设计品味。

  此外,业主在参与报价时,还要注意几个陷阱:

  1、报价模糊不清。如多个装修项目加在一起报价,或即使项目分开列,但把主材、辅材、人工费混在一起,无法审核;

  2、借材料损耗之名加大工程量。一般损耗应在10%以内。墙内面积、地面面积、墙地砖数量、橱柜体积等工程量要仔细核对;

  3、重复计算施工量。家具、橱柜、吊柜等遮蔽的墙面、地面,应避免重复计算;

  4、防止先省略后追加项目。一些装修公司以低价吸引客户,报价中故意先省去一些必做项目,施工中再逐项提出,使预算增加。

  何时装修

  无需考虑季节因素年初动工最为适宜

  案例:

  王先生买房子一年多了,但是一直没有装修,主要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装修最合适,所以就一直搁下来了。

  其实,有这种心理的业主,主要考虑的是:哪个季节装修最合适?建材在哪个时候买最便宜?

  东莞全年湿气都很重,但是真正潮湿的季节主要集中在年后的1个多月,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平衡。对于装修来说,季节并不重要,关键是业主自身的时间和财力安排。很多业主都把新房装修放在下半年秋分节气之后,出发点主要是那时候的空气较干燥,不容易受潮。但潮气这东西藏得很深,往往躲在墙里面没有散发出来,在过年后紧接着的潮湿季节,隐藏的潮气也会破坏房子形象。

  所以,房子装修的季节性不能一概而论,因此,我们也建议那些时间充裕的业主,可以在年初的时候尽早着手装修,即使碰上雨季,由于施工中也会采用水泥等湿性的材料,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而且敞开的时间很充分,房子装修的功底会很扎实。再者,装修不仅仅是一个施工的问题,还有前期的设计公司的选择、设计图纸的确认,这些都是很费时间和精力的工作,应该留有宽裕的时间,同时也给入住前的房子腾出更多呼吸的时间。据我们的经验,许多业主为了住进新房过年,在年底赶时间赶得特别厉害,这样急匆匆住进去的房子是有很多隐患的,不妨从长计划,早做准备。

  此外,如果您是属于自购建材一族,如果从全年的建材价格来看,一般上半年的建材价格会便宜一点,而到了下半年,需求旺盛,厂家的订单会增多,甚至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价格就会随之上涨。这对于经销商来说影响比较明显,而对于自行采购的消费者来说影响不大。

  如何防潮

  装修要看老天脸色雨季少做油漆工程

  案例:

  张小姐的房子刚搬进去不到两个月,就发现墙面上布满各种各样的青色霉斑点,随后门板也冒出了霉印。经诊断,由于装修时墙壁没有干透,木材料受了潮,所以才会导致这样的后患。

  东莞真正潮湿的季节主要集中在年后的1个多月,也就是说如果选择现在装修的业主,应该要多几个心眼:

  选购木料时,一定要选择大批发商。因为大批发商的木料一般是在产地做了干燥处理后,再用集装箱运来,批发商直接从集装箱提货,然后再运到装修业主的住宅。中间环节的减少,相应减少了木料受潮的机会。如果还不放心,购买时不妨要求使用湿度计对木材进行湿度检验,这样便可万无一失。应该提醒的是,木材买回后应该在屋内放两三天,和地气相适应后,再进行施工程序。

  此外,春天潮热,刷上油漆后干得慢,而且油漆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后,会产生一层雾面。对付这种问题,装修公司一般是用吹干剂,使油漆干得快。为了避免墙面上使用的乳胶漆因为干得慢,发霉变味,所以施工以后要打开空调抽湿,彻底去除空气中的水分。

  东莞的夏季持续时间较长,如果在这个时段装修遇上大暴雨天气,又应该如何应急?

  实际上这样的大暴雨天气并不会完全影响到空气当中的潮气。装修当中强调的是一个整体的室内空气湿度,依照东莞的天气特点,像那种地面、墙面冒水的天气现象主要集中在年底和上半年,我们在去年就出现过这样一个案例,碰到了梅雨天气装修,期间不乏苦恼之处,但是这同时也是一件好事,可以发现哪些地方不抗潮、不防水,及时做好相关的准备。试想,梅雨季节尚且能够找到妥当的解决办法,这样非梅雨季节的暴雨现象,应该不必有太大的顾虑。

  雨季期间,应该注意五点:

  首先,注意关好门窗。由于装修过程中非常注意通风,会习惯将门窗打开。而在这段阴晴不定的天气里面,要在离开工地时将门窗关紧,以免雨水浸坏了已经做好的家具或地板,同时给房间带来不必要的潮气。

  其次,注意排水是否顺畅。除了检查自己房间的排水功能之外,还要看看上下楼正在做装修的邻居房间,是否能够顺畅地排水,否则楼下的排水出现故障,会导致上涌,若发生在夜间将会造成严重的装修质量事故,对已经做好的地板家具工程将造成致命的伤害。

  第三,这段时间尽量少做或不做油漆,油漆工程中若碰到频繁的湿雨天气,会使家具变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再者,地面工程的底层,最好采用毛面,不要做光面,采用毛面的简单原理就是防止地面冒水。

  最后,不要将购进来的板材放置太长的时间,一般木材的吸水率为8%-10%,如果遇上这种天气,会导致板材缩水,影响到后来的施工。做好相应的防潮准备后,这种天气对于正在进行的木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另外,基本的通风措施一定不能够忽略。

  如何验收

  防水工程应提前验收验收时“八看八不看”

  案例:

  刚装修了房子,楼上的水便浸到我的卫生间,又通过卫生间渗到厨房,连客厅都有,现在墙壁上都像开了花。

  房子交付后,一般就有三个“防水卫士”,从上至下分别是地砖、混凝土以及防水层。做好防水工程要从四个方面来衡量,分别是土建防水层是不是完好,做到位?装修过程当中有没有破坏它?那么破坏了有没有修整好?怎样协调好新旧防水层?这四点做到位了基本上就没问题。

  此外,顾客还应该对防水材料有一个粗略的了解,要选好材料,别选假、次材料,在公司选择上面也要谨慎,要多询问,看看对方有没有这方面的施工经验。正规装饰公司都会对防水工程进行至少两次检测,施工前一次,施工后一次,按国家规定,每次试水的时间应该为1-3天。另注意施工后的防水工程验收应是提前验收,有区别于工程的总体验收。

  防水工程是家装验收工作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一次全面的验收工程是需要多留几个心眼的:

  1、不看白天看晚上,不看晴天看雨天。因为夜晚看房,就可以了解入夜后房屋附近噪声、照明、安全等;通过雨天观察,可以准确地判断阳台、窗户的防漏工程是否到位。

  2、不看建材看格局,不看装潢看做工。不要被漂亮的建材所迷惑,要仔细观察每个接角、窗沿、墙角、天花板等做工是否细致。

  3、不看墙面看墙角,不看地上看天上。这主要说的是要看墙角是否平整、有无龟裂、有无渗水,还要注意看天花板和角落有无漏水、裂缝。另外,还要特别看厨厕,因为厨厕是家中容易漏水、出问题的地方。

  4、不看窗内看窗外,不看电器看插座。一定要拉开窗帘看一下通风、采光、排气管等,还要留意电器的插座,这是日后能否充分享受家电便利性的必要条件。

  图:

  装修,就是新居一次破茧化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房主要与设计师多多沟通。杨凯摄

  在雨季时,房屋应尽量少刷油漆。何建文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