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农村党建与农村经济相互发展的新路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15:09 红网

  耒阳市在农村党员干部中开展的“三学三争”活动,即“学好‘三个代表’,争做群众信得过的贴心人;学好政策法规,争做作风过得硬的明白人;学好实用技术,争做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走出了一条农村党建与农村经济相互贯通、相互发展的新路子。2003年至今,全市农村利用基层党校举办学习“三个代表”、政策法规、实用技术等内容的培训班126期,上课650堂,培训党员干部、青年农民3万人次,创办、帮办经济实体12156个,扶持贫困户16258户,2003年农民人平纯收入比上年增长6%,农村基层干部和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

斗力得到明显增强。

  一、深化认识拓宽思路推出农村党建工作新载体

  (一)“三学三争”活动是对“三富”、“三为”活动的拓展与延伸。我市历来重视党建工作,98年以来,先后在全市农村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三富”(依法勤劳带头富、引帮企业集体富、扶助群众共同富)、“三为”(为民办事、为民解难、为民谋利)活动。这些活动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三富”活动,中央八大龙头新闻单位曾进行了专题报道。为总结经验,巩固“三富”、“三为”活动的成果,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党建工作的新形式,2003年,市委又在全市农村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以“三学三争”为主要内容的党建活动。这一活动不仅丰富和深化了“三富”“三为”活动的内容,也为新时期农村党建工作找到了新抓手,注入了党建工作的新活力。

  (二)“三学三争”活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载体。在农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执政为民。开展“三学三争”活动,就是要通过这一活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素质,增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本领,通过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端正和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和战斗力,使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真真成为群众信得过的贴心人,作风过得硬的明白人,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

  (三)“三学三争”活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保持农村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始终是我们党的头件大事。开展“三学三争”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实现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大局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小康就得有全国的小康。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70%以上,农村走向了全面小康,我市也就进入了全面小康。在“三学三争”活动,我市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工作的首位,想为“三农”所想,急为“三农”所急,办为“三农”所需,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帮助农民创办经济实体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等措施,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

  二、精心策划,独辟蹊径,探索农村党建工作新抓手

  (一)选派驻点工作队,把“点”与“面”结合起来。“三学三争”活动立定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着力构建覆盖,村、乡、市的三级联功党建工作机制。一是布“点”。全市抽调129名党员干部,37名教师组成37个党建工作队进驻全市37个落后村,对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进行综合指导,创建37个党建工作示范点。二是架“线”。全市成立37个“三学三争”党建工作指导组,由工作队兼任指导组的任务。指导组长兼任所驻乡镇办事处党委副书记,乡镇为党建工作责任人,通过指导组长的特殊身份,把驻点工作组的工作与乡镇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者统筹兼顾,自成一线。三是拉“网”。全体市级领导均为“三学三争”党建扶贫工作的责任人,各科级局为后盾单位直接责任人,每名市级领导联系2-4个科局级后盾单位,直接负责一个驻点村的党建扶贫工作,为解决驻点联系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办实事,通过驻点工作队、指导组、各乡镇各科局、全体市级领导开展党建工作开创了耒阳村、乡、市三级联动的党建工作局面,全市各后盾单位对示范点村的大力帮助、扶持,改变了驻点村的落后面貌,驻点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小康耒阳的全面推进,真正实现了以面带点,以点促面,从而达到了“点”、“面”结合。

  (二)带领农民奔小康,把“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结合起来。在“三学三争”活动中,广大工作队队员,在为民解困过程中,不仅重视“授之以鱼”,而且更加注重“授之以渔”。这里的“鱼”是指导为解决贫困村落后面貌所筹集的资金、物质。一是开展了送温暖活动,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走访慰问五保户、特困户2000多户,扶持贫困户810余户。捐送资金总计达60余万元。衣物4000多件,解决扶持资金24万元,联系贷款50余万元。二是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整修公路60余公里,架桥8座,农网改造7000余户,打水井30口,修水渠200多米。三是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组的后盾单位副科实职以上领导干部,党建工作队员及所驻点村党员干部对困难户实行“1+1”帮扶,扶持贫困户达16258户。“授之以渔”和“渔”是指教给农民以致富发家的本领。一是组织了理论、政策法规知识学习。举办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知识、国家政策法规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56期,上课300堂,培养理论骨干80人,培训青年农民1.2万人次。二是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市党建办从科技局、农业局等7个单位抽调专家组成农业技术讲师团,深入全市乡村举办农村实用技术技术巡回讲座60期,上课260堂,培训农民1.1万人次。三是加强农业知识培训班,引导村民调整产业结构。开展以现代农业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20期,上课90堂,培训农民7000余人次。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2003年全市有20多个村结构调整幅度占耕地面积的60%以上,是引导农民兴办集体经济项目。兴办小农场、小牧场、小果园、小渔场、小林场等简便简行的项目,壮大驻点村集体经济项目,目前,已兴办集体经济项目达100余个。五是引导农民发展庄园经济,经济庄园50处。通过“授之以鱼”,解决燃眉之急,“授之以渔”打下基石,以“授之以渔”提高农民能力打造一支“永不走”的致富队伍,进而实现“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的结合起来。

  “三学三争”活动着眼于改善干部作风,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体现了“治标”与“治本”的结合。一是规范基层干部行为。出台了《关于对农村干部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办法》,对农村干部的选拔使用,职数配置、报酬待遇等方面作了严格规定,使农村干部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二是建立村级村务公开制。设立“透明墙”将村收支清理进行公示,同时对村财务进行了清理,实现村务、财务“两公开”。三是加强群众评议力度,开展了“农民信得过的干部”和“农民信得过的站所”评选。共评选出农民信得过干部122名,农民信得过站所62个、农民信不过的干部和农民信不过的站所4个。增强农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通过系列活动,促使农村干部作风得到了转变,农村干部侵农,损农等涉农案件急剧减少。

  三、务求实效,整体推进,开辟农村党建工作新局面

  (一)开展“三学三争”活动,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学三争”活动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为重点,推进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建设。在干部选任上,拓宽、畅通选人用人渠道,将一批政治素质较强、文化程度较高、群众基础较好、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年轻党员和技术能手选拔充实到村级领导班子中,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了新血液、新活力。在干部管理上,依据《关于对农村干部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办法》,规范选拔任用程序、严控村干部职数配置,落实村干的报酬待遇,提高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村支两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村级组织建设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轨道。据统计,2005全市共调整村支书77名,村委会主任60余名,村支两委成员550余名,精减村组干部1100余人,全市90%的村级班子基本齐备。

  (二)开展“三学三争”活动,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活动中各乡镇办事处和工作小组把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来抓,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培植种养业专业户,引导农民立足市场抓生产,突出特色求效益,有力调整了产业结构,优化了产业布局,增加了农民收入,还积极引导农民探索农业改制新途径,积极发展庄园经济。据统计,驻点村新增年产值1万元以上规模种养专业户32户,全市兴办集体经济项目200余个。

  (三)开展“三学三争”活动,密切了干群关系。在整个“三学三争”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自觉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要求当作第一标准,把关心群众的疾苦当作第一责任,走进村组、深入群众,帮助群众解难题,为群众排忧解难。干部作风的改进、乡村面貌的变化,顺应了民意,深得民心,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据统计,“三学三争”活动为全市办实事2000多件,解决项目基金2000万元。

  (四)开展“三学三争”活动,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打铁还需自身硬”。全市通过大力实施乡村党员干部“素质教育”工程,通过组织村支部书记集中轮训、农技讲师团巡回宣讲,开展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活动和方式的文艺活动,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了政治理论、农村实用技术和有关政策法规知识,切实增加了他们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自觉性,全面提高了他们的政治和科技素质,有效提升了他们举民致富、化解矛盾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据统计,全市共举办学习“三个代表”政策法规、实用技术等内容的培训班126期,上课650堂,培训党员干部青年农民3万人次.

  (稿源:红网)

  (作者:齐成顺 匡华古)

  (编辑:刘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