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城市化须解决两方面问题 提高农民进城能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15:5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2月23日电《瞭望》周刊刊载文章指出,解决城市化问题要从两个方面同时考虑:一个是怎样提高农民进城的资本和动量,进而使农民能够很快地进入城市;另一个是怎样降低城市门槛,使农民容易进去而不必付出很大的代价。

  文章说,改变农民生存状态,提高农业进城动量,大概有两个主要的出路,其中的第一个出路,就是要通过制度改进,使农民现在的财产能够流动起来。

  文章指出,现在中国农村经济的主体是集体所有制,农民耕种的土地,理论上都是集体的,农民既不能转让产权,也不能改变用途。如果不想继续在这里耕种,他不能把土地卖了,拿着钱进城,他必须放弃集体经济中自己的份额。

  文章分析称,对于大多数地方来讲,农民的财富中的大部分,都是以土地、住宅等固定资产的形式存在的,流动性的资产实际很少。由于这种集体所有制,导致农民的财产不能流动,农民被迫束缚在土地上。现在,土地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例已经很少,农民实际上是用并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作为社会保障。因此,农民即使进到城里,赚了钱也不会在城里买房子,而是把钱寄回农村盖房子。

  农民在城里是一个流动的、打工的角色,没有长期的概念,像候鸟一样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来回流动。这在世界上也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人在流动,但他的资产(生产要素)不能在城市和农村之间配置。

  文章指出,农民不能进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一进城,他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之外没有任何资本,由于他只能靠农村的土地作为他的社会保险,进城打工一旦失业就回去种地,所以,就必须依靠人的往复流动,来适应积累资产和存放资产空间不重合带来的困难。

  文章认为,几乎所有国家城市化进程都是从土地的自由流动制度改革开始的,这是启动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非常巨大的资本。现在,中国的浙江等一些地方已经开始探讨建立农村土地的流转制度。这并不是必须要取消集体所有制(就像中国现在城市也并没有取消土地国有制),但是可以通过一些变通手段,如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使土地真正的使用权可以在不同空间进行重新配置,比如农民可以用土地换社保。所以,下一步推动城市化要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怎么让农民所有的资产能够真正地流动起来,并在城乡间自由配置。

  第二个出路,就是教育,这是推动农民进城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和方向。靠近城市的农民可以通过土地转换,拿一大笔钱进城开商店做生意,但是很多远离城市偏远地区的土地不值钱、房子也不值钱,想卖也卖不了多少钱。这时,农民惟一的资本就是劳动力,而提高劳动力价值的惟一出路,就是教育。

  文章说,教育在所有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投资方向——通过低成本、高速度的教育,将农民推进城市。这里所说的教育,并不完全是指高等教育,甚至主要不是指高等教育。最近大学扩招方向是对的,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方向: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大批量地生产人才,并以很快的速度把这些人推向市场、推向城市。这个方向就是职业教育。

  文章指出,中国要进一步提高农民进城动力,应该把重心转向低成本、直接针对市场需求的教育,把农村劳动力迅速加工成才,让他们进入市场,为中国城市化、尤其是工业化进程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本。实际上,现在中国的参与国际竞争最主要一个资源就是劳动力,如果劳动力又便宜、能力又强,全世界就没有人能和我们在制造业方面进行竞争,而这恰恰是中国实现城市化很重要的动力来源。

  文章分析指出,现在中国的就业问题,不仅是需求的问题,同时也是供给的问题,而供给的最大问题就是结构问题——太多的昂贵高档劳动力和太少的低成本高素质劳动力。所以,一个是土地制度的改革,另一个是教育制度的改革,它们是提高农民进城能力非常重要的方面。(赵燕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