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感动只能让人“不会感动”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17:49 青年时讯 |
不久前,上海知青陈健因为信守承诺为战友金训华守墓36年而获选“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然而,据2月17日《南方都市报》报道,当年亲历金训华生前身后事的上海知青却认为,对陈健的报道“太离谱了”。有记者表示,有关陈健的“守墓”一说是他“提炼”而出的,而陈健自己也表示,报道在诸多的“细节上有出入”。也就是这样的“水分”,在我的心里掀起了无限怅惘的思绪。 “一个生者对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约束,但他却为此坚守36年。淡去火红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风范,无论在哪个年代,坚守承诺始终是支撑人性的基石。”这是《感动中国》节目对陈健事迹的“价值归纳”,也就是他“感动中国”的原因。正是因此,我一直对那些“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充满无比的敬仰。当然还是因此,当我面对这位“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当中的诸多“疑点”时,我的内心才会有一种被深深灼痛的感觉。可以想象,当“感动中国”也变成了“虚构的大片”,那将给无数中国人带来怎样的空洞感与虚无感? 就在不久前,在《南方周末》上作家韩东先生的一篇题为《最后一次说感动》的文章,文中说,“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一切皆可买卖,一切皆变为商品,感动亦不例外。我们有感动的需要,就有人为这需要而加紧生产”。由于这样的批量“制造感动”,作者表示将“面冷心冷,绝不感动”。 在我看来,这样决绝地自称“绝不感动”,并不是对于一种真实的道德精神的否认,而只是在表达对“制造感动”现象的痛恨。 也正因如此,我以为,当前出现的种种“制造感动”现象,后果是极其可怕的。那些失去真实性和可信性的“感动事迹”,只是腐朽的精神生产机制的产物,是一场场泛滥的“人文精神秀”。它可能在一时间使那些被“推上神坛者”的“肉身的价值获得夸张的弘扬”,但是,当其面纱揭去之后,就会有更多人的“信仰退化成了一个纯粹的空无”(朱大可语),在信仰危机中,越来越多的人“不会感动”,社会也越来越冷漠自私。 摘编自《潇湘晨报》2月18日单士兵/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