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同样也是资源价格偏低的受害者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04:14 中国青年报 |
毕舸 我国资源价格偏低,而且资源性产品之间比价关系不合理,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这是央行日前发布的《2005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得出的结论。(《中国青年报》2月22日) 在各类关系民众生活必需的资源性产品频繁提价之时,央行的这份《报告》提供了让资源性产品继续涨起来的合法注脚。该报告可以总结为“低价资源引发的高代价经济增长必须改变”,在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本就稀缺的大国,基础性资源产品的价格长期走低,无法适应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旺盛需求。价格偏低,于是得出应用价格杠杆提价的理论推演。如果《报告》获得各方首肯,那么,包括水、电、汽、油等资源性产品的大幅度提价,就顺理成章、箭在弦上了。 不过,即使在现行的资源低价模式中,民众同样是最大的受害者。他们既没有因为当下的资源价格“偏低”而获益,却将为未来的资源价格走高而付出更大的代价。《报告》历数了现行资源低价模式的几大弊端:首当其冲要属我国资源价格基本上是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只反映了资源开发成本,没有全面覆盖环境破坏成本和安全生产成本。忽视环境保护,滥采滥挖,由此带来的生态危机,直接感受到生存威胁的是普通民众。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带来民众生活质量的倒退,甚至危及人们的安全。 由于资源低价的过度开发,资源税也很低,喂肥了一小撮获取资源开发权的人。 以煤为例,部分私营煤矿主的暴富与煤矿工人的贫困、煤矿安全事故同步上演,庞大的煤矿工人群体忍受着低收入、高风险的折磨,其权益保护基本荡然无存。从原煤的开采到进入城市居民生活中,煤的价格已经翻了许多倍,每个过手煤交易的利益环节都获得不菲的回报,只有普通城市居民要面临高价煤的无奈。作为煤炭供给的最低端———煤矿工人,和煤炭成本的最终付出者———城市居民,都为所谓的“低价资源”付出巨大代价。“资源低价导致出口商品依靠价格优势猛增、引发国际收支失衡和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压力”的说法,则有些以偏盖全。中国成为制造中心的立足点被定性为中国劳动力的廉价性。以中国工人人均六七百元人民币的低收入,对抗发达国家工人人均一两千美元的高收入,成为中国出口商品无往而不胜的法宝。近来有地方领导痛斥企业光涨利润不涨工资,反映出劳资双方利益博弈的严重失衡。作为企业的最大资源,人力成本被压低到底线。 其实,资源供给企业倒不必为资源低价叫苦,它们有足够的国家政策福利护航。从石油巨头获得巨额国家补贴,到有些国企多年不必向国家交纳一分红利,他们还处于衣食无忧的安康状态中。反观普通民众,为什么对于资源价格提升如此敏感?他们的收入无法应付不断上涨的资源产品价格,在现行资源低价模式下创造的企业利润、地方财政又无法转化为收入提高的途径,反倒要以纳税等形式向资源垄断企业“间接补助”。 民众本来就是资源价格偏低的受害者,随着资源价格调高,他们担心成为消化所有成本的承受者。央行的《报告》只看到了“低价资源引发的高代价经济增长”带来的不利,却忽视了“民众廉价权益带来的高代价经济增长”与此并存,也需要彻底扭转和改善。如果两者只择其一,那么单纯的资源提价就是对民众权益的又一次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