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准入门槛不如完善选举机制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04:14 中国青年报 |
吴钩 为防止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滥竽充数,广东省政协委员祈海向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提交提案,建议把参政议政能力的考察,作为选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一个准入门槛。(《信息时报》2月22日) 祈海委员提出这一建议,显然是考虑到现实中某些候选人本身缺乏参政议政能力,却因为种种原因被选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以致当选后常常缺席会议,或者随意写个议案提案,应付交差。那么,如果在举荐候选人之前,有一个考核机制将无参政议政能力者甄别出来,当然可以避免滥竽充数之辈混入代表或委员队伍。 但是,应该认识到,目前的代表、委员队伍中之所以出现“南郭先生”,与其归咎于准入门槛的过低,不如说是由于选举机制的不足与缺陷所导致。 比如,有些部门“盲目指定某基层单位必须选出某一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本身就是选举功能被削弱的体现。一个健全、完善的选举机制,理应具备将无参政议政能力者淘汰出局的甄别功能。因为“无参政议政能力”,就意味着无法为民众利益代言,而选民不可能将不为他们利益代言的候选人选举上去。即使在一次选举中,有的“南郭先生”可能会侥幸当选,但最终也会被淘汰。 从本质上说,代表、委员系统的组织形式与文官系统的组织形式不一样,后者需要通过设立准入门槛与能力考核来发现、选拔人才,但对前者而言,“选贤与能”的任务,则主要依靠公正的选举机制来完成。 只要经过法定的选举程序,民众可以将他们心仪的、能代表他们利益的候选人选上去,将违背了他们利益的不合格者淘汰。“严格考核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参政议政能力的准入制度”实际是没有必要设立的。 否则,即使准入门槛可以保证所有当选的代表与委员都是参政议政的能手,但也难保他们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深入思考问题,大胆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要知道,不会吹竽是“滥竽充数”,会吹竽但故意不吹也是“滥竽充数”。 因此,要防止“滥竽充数”之人(不管其有无参政议政能力)被遴选入代表或委员队伍,设立准入门槛,莫如完善选举机制;寄望于自上而下的能力考核,莫如尊重民众的判断水平与选择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