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被遗忘了吗(民意回音)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05:46 江南时报 |
尊敬的江南时报编辑同志: 我是最爱读贵报的一个农村学浅读者,由于年高体弱而失劳,分文不入,只能陆续零购解闲,故信息不全。特别对02和03版倍感兴趣和关注,主要是很多人对农民工歧视和不公的同情和评论,而我不但同情更有同感,因本人也曾在大集体、事业单位有过22年的贡献,干的是苦、脏、累和在编人员的活,拿的是临工费用的薪酬,当时受社会体制不公的约束 和自己饥不择食之困,被辞退回乡分文没有,生活亦无保障(无背景)。现已逾高龄,囊中羞涩,所以对农民工不公的遭遇较关心。庆幸地是从去年贵报连篇累牍的热论和在贵报同仁的媒体呼吁呐喊下,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同情和支持,在有识之士纷纷投笔仗义执言的舆论呼声中,我认为感动了政府,终于在1月18日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问题的若干意见》条文的颁布,平稳人心,为农民工的生活、生存、参与建设给予鼓舞和信心,我也代表他们谢谢你们,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可是还有一部分弱势人群虽处富地仍未被社会重视和关注,遗忘在阳光阴处,他们任劳任怨,默默无声地奉献了毕生,又为今日锦绣山河曾作出功不可没的血和汗的贡献,如今大多龄高体弱多病,失去劳力是开国第一代的农民,而今他们不能自给,社会无保障,救济不够,有儿女亦无能或不孝不肖,成为“三不管”的一族,看似儿孙满堂,实是苦不堪言,在当今高消费城镇老人高退休金老养小(老人薪花不了)的影响下又加子女的感情麻木道德失传社会失教,普遍存在对老人生活、病痛漠不关心,衣、食、住、用、行等都受苛刻变相虐待,真是触目惊心,一旦老了失去劳力自给,便成为多余,给个温饱而已,副食零用只能年逾古稀被逼种菜和侍奉城镇有社保的老人求得生存,总之除干部、老板、高薪富裕家庭者外,这群老人的生活和精神环境简直不如豢养宠物的关爱。 苏州地区在新一届党中央和省、市的正确领导下,各项事业发展居全国之首的新形势下,人民生活提高,老人的社保也随之不断增加,相应的久困待兴的农村老人在儿媳投报下也得到了补贴,虽比之寥寥,但表明了敬老之心,可是出现年高体弱多病,需求医问药,虽有合医,但占大部分还需自付,因无社保缺口太大,所以显得“杯水车薪”而只听天由命。 根据2月5日报刊文摘黑龙江人大代表翟玉和及崔学友二人的调查报道中的家庭情况,与我地区相同,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之感,确是个普遍现象。 目前农村有①少数城市60年代从街道居委下放农村的,②解放后入农改革开放后务工有一二十年奉献的(很少数),③原农村世代务农的占大多数,三类人群,终年节衣缩食辛苦一生,不料到了晚年,生活、精神仍受煎熬。有望党和社会关心帮助,将尊老敬老的社风进一步的教育。 贵报是很热心为弱势群体维权护益、伸张正义的宣传喉舌,今将以上所述如实反映,也是本人亲身感受以及所见所闻,请求贵报媒体大力弘扬正义和孝道,以媒体舆论等呼唤广大民众和热情读者发扬尊老爱老的光荣传统,扭转社会风气,贯彻到家喻户晓(特别是忤逆家庭),能让久盼在日不多的老年农民品尝一天城镇老人欢乐快乐生活的滋味。衷心的感谢! 高龄农民徐巧英上 《江南时报》(2006年02月24日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