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视点]中国克隆鱼默默无闻20余年(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06:16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中国视点]中国克隆鱼默默无闻20余年(图)

  童第周(左一)与同事在实验室

  据《南方周末》报道 不久前,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庆祝之年》专刊列举了20世纪的突破性科学成就,克隆领域的突破中包括:中国科学家在1981年培育出第一条克隆

鱼——鲫鱼;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多利”诞生;韩国科学家黄禹锡等在2003年培育出第一个人类克隆胚胎,并提取出干细胞(当时黄禹锡伪造论文的丑闻还未揭发出来)。

  对培育出第一条克隆鱼的中国科学家来说,这一认可实在是太晚了。

  克隆鱼的地位

  动物克隆的基本技术是细胞核移植。早在20世纪初,科学家就提出:一个已经分化的体细胞究竟只是保留了相关的特定性能而丧失了其他的所有基因呢,还是保留了所有基因只是选择性沉默和启动个别基因?德国科学家汉斯·斯皮曼在1938年指出:只有实验才能回答这个问题。

  1997年2月23日,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向全世界介绍了第一只体细胞克隆羊——多利。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朱作言院士是细胞与发育生物学家,在谈到多利羊与克隆鱼时他认为:“从体细胞克隆的理论和成功的可能性来讲,鱼类的实验比多利羊早15年回答了这个问题。”

  朱作言说:“回顾克隆的大事记,应该说从1949年开始,文章发表在1952年,出现了同一物种胚胎细胞克隆的青蛙;到了1963年,出现了同一物种蝌蚪幼体肠上皮细胞克隆的爪蟾。第一阶段是美国人的研究,第二阶段是英国人的研究,第三阶段则是咱们中国人的研究:1973年以后,鲤鱼和鲫鱼之间、草鱼和鳊鱼之间成功地完成了异种克隆,直到1981年-1986年成年鲫鱼体细胞的克隆。1997年‘多利’羊的出生,克隆研究热点又转回到英国。”

  童第周的伟大工作

  已故的严绍颐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国际生物联合会中国全国委员会主任。在其主编的《童第周》一书中,严绍颐介绍说:“鱼类的克隆研究首先是由已故中国实验胚胎学家童第周于1950年末提出的。”

  童第周和严绍颐等合作在1963年7月出版的《科学通报》上发表题为《鱼类细胞核移植》的论文,首先向国内外报道了鱼类的核移植:“我们以金鱼和鳑鱼为材料,曾于1961年开始进行鱼类细胞核移植,经过两年的摸索,证明细胞核的移植也可以在鱼类中进行。”

  严绍颐说,在第一篇鱼类研究论文发表后,“四清”和“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到1970年,童第周的研究集体重新开始工作,1973年便获得了第一批鲤鲫移核鱼。研究结果以中英文发表在1973年出版的《动物学报》上。1977年,童第周等首先向国内外报道了对脊索动物海鞘的核移植。

  

[中国视点]中国克隆鱼默默无闻20余年(图)

  童第周(中)1977年在中科院动物所与严绍颐(左一)等观看实验结果

  没有作者的论文

  童第周1979年3月30日在北京逝世,由他主持撰写的论文《鲤鱼细胞核和鲫鱼细胞质配合而成的核质杂种鱼》,以中英文发表在1980年第4期出版的《中国科学》上,论文报道了中国成功获得具有“发育全能性”克隆鱼的消息。这是世界上报道的第一例发育成熟的异种间的胚胎细胞克隆动物。

  然而,令人吃惊的是,这是一篇没有作者、只有单位名称的论文。论文作者一栏中填写的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科院水生生物所体细胞遗传组、水产局长江水产研究所细胞核移植研究组。

  严绍颐和朱作言等人后来又将鲫鱼的细胞核移植到鲤鱼去核的卵子中,也获得成功。童第周的学生们继续在草鱼和武昌鱼之间进行细胞核移植,均获成功。

  1981年,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将成年三倍体鲫鱼的肾脏细胞核移植到二倍体鲫鱼去核的卵子中,获得了三倍体的克隆鱼,并发育成成体。研究论文发表在1986年的《水生学报》上。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报道的体细胞克隆动物。

  外国的月亮圆?

  多利羊被介绍给公众后,全世界数以千计的记者涌向罗斯林研究所,研究者一夜成名;当多利羊去世后,世界上很多媒体以缅怀明星的笔触,追述多利短暂而不平凡的一生。

  克隆鱼却鲜为人知。

  被问及为何中国科学家做的重要工作没有引起相应重视时,朱作言的脸上涌起一种痛苦的表情,他说:“中国当时还处于封闭状态,不知道外面世界怎样;同行也不认可,要求重复,但这样的实验不是谁想重复就能够重复的。当时科学院也希望宣传,但科学家害怕媒体毫无节制的渲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严绍颐在《童第周》一书中写道:“国内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对不是从国外引进的研究课题或成果重视不够,或者说不大注意中国自己的科学家的独创性工作,‘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的思想根深蒂固,至今难以摆脱。”

  被同行忽略

  在西蒙与舒斯特公司1988年出版的《科学时间表》上,列举了当代中国科学家的两项成果:第一是1981年中国科学家成功克隆出第一条金鱼;第二是中国科学家将人类生长荷尔蒙基因嵌入金鱼和鳅鱼中。

  严绍颐用中英文撰写了《鱼类的克隆——核质》一书,1998年由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本著名发育生物学家岗田节人在本书的序中写道:“已故童第周教授是将细胞核移植研究应用于鱼类的伟大先驱者。本书的作者严绍颐和他的同事们确立了技术并继承了这一伟大传统。

  然而,还有许多生物学家不知道有这样重要的工作。例如,2005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核移植:引入克隆》一文,回顾了核移植技术的历史和发展,只字未提中国科学家的克隆鱼研究。

  中国的克隆鱼确实也被同行遗忘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