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形象与民意的契合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07:38 大众网-大众日报 |
与群众意愿良性互动 城市建设出形象,因此很容易与“政绩工程”扯上边。近几年,烟台市城建投入了几百亿元,却屡屡赢得市民叫好声。始于2002年的旧城改造,当时全市上下动员了两个月,不少街道和居民仍迟迟不动。现在不一样了——2006年的旧城改造计划还未出台,两个街道办事处的居民就找到建管部门,商讨如何尽早动手。 这样的变化,与市里的城建指导思想不无关系:以多数人为本。为让更多市民参与城建,市里连续举办了六届城市规划展,根据群众意见,先后对30多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调整修改,烟台火车站改造规划方案先后改了4次,推迟了两年多才开工;在景区建设中,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气指数概念,即用单位面积上承载游客数量来检验景区建设的水平和质量。投资8亿元的滨海景区工程,通过合理安排和设施布局,使这个建市以来投入最大的单体城建工程成为人气最旺的景观——建设与群众意愿的良性互动,在此得到了最佳体现…… 把城市建设成群众安居乐业的乐土,是实现好人民利益的具体体现。近两年,我省各市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造方面投入700多亿元,占城建总投入75%以上。全省17个城市,有7个被授予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青岛还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烟台、威海更是摘得联合国人居奖。 创造群众最为舒适方便的生活工作环境,成为全省建设事业的另一个鲜明着力点。在潍坊市,置身于投资200万元的市政服务监督管理中心,可以清楚感受到这种努力的成果:“12319”信息服务平台集建议、咨询、投诉、检查检修、抢险抢修、生活服务于一体,每天处理2万条信息,加之可支持上万人同时访问的网站,市区居民全天24小时随时可享受服务。据了解,全省目前已有11个城市设立了这样的服务热线,而建设系统内的各种服务热线,更是达150余条。 让更多人受益城建成果 去年3月21日、22日,对青岛500多户低收入居民家庭来说,是个终生难忘的日子:通过电脑摇号排序,市里向符合条件的市民销售了514套经济适用房。 近年来,青岛房价上涨较快,而房型结构不尽合理,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难日益突出。为此,青岛市积极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逐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近3年,全市通过不断完善市场机制,经济适用房建设完成投资54亿元,施工面积680万平方米,解决了近3万户居民的住房问题。 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和《安康居住工程实施方案》,建立控制高档商品房、增加普通商品房、规范经济适用房、保障廉租房、提供救济房五个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针对社会不同收入层面、面向中低收入家庭、以普通商品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已初步形成。3年来,全省经济适用房施工面积182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753万平方米,解决了10万户家庭的住房困难。 城市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一个“拆”字。2003年10月始,济南市经十路、经一路和济泺路三条主干线的扩建依次展开。三条路穿越老城,动迁居民上万户,拆迁规模之大,前所少见。运行中,济南一改以往的行政划价模式,代以市场评估定价模式——根据评估机构对拆迁房屋的市场评估所值定价。最终,风平浪静中,顺利动迁上万户居民。 对建设者的尊重关心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建筑从业者却是弱势群体。”一家媒体曾这样感叹。 但当你走进青岛的建筑工地,也许会对此有所改变:整齐干净的职工宿舍、食堂、沐浴室、娱乐室等一应俱全,并设有统一标准,相关管理办法还规定,建筑施工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工地,必须开办工人夜校,培训内容小到如何过马路,大到维权需知…… 在当前我省230万建筑大军中,80%是农民工。在保护农民工利益方面,全省各地不仅在建设管理上凸现尊重人、关心人的理念,而且加大了对建设者权益的保护力度。 拖欠农民工工资,是社会焦点问题之一。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顽症,省政府2003年做出承诺:三年基本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为此,各级建设部门组建了专门清欠机构,设立了公开电话受理群众投诉,跟踪督办,限期反馈。仅2004年就先后5次派出29个督查组在全省检查督导,曝光和处理了58家企业。截至去年上半年,全省累计解决拖欠工程款118亿元,总体清欠比例达82%,进度居全国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