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日舆论理性声音在增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08:20 环球时报

  中日关系正面临邦交正常化以来最困难的时期,不少人对中日关系在短期内得到改善的前景表示悲观。但最近日本舆论界出现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新变化。近年来日本社会内部只要对中国强硬就能得到人气的情绪化氛围正在向理性化的方向转变。

  日主流媒体右倾化有所改变

  日本舆论的变化集中体现在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和“中国威胁论”上。《朝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每日新闻》、《读卖新闻》、《东京新闻》等日本主要媒体,现在都反对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只有《产经新闻》主张参拜。其中,销量最大的《读卖新闻》论调之变化极为显目。特别是《朝日新闻》主笔若宫啓文和《读卖新闻》主笔渡边恒雄进行对话(发表于月刊杂志《论座》今年2月号上)共同批判小泉,震撼了日本政界。过去,《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长期“打架”,《读卖新闻》和《产经新闻》联合起来推动日本政治“向右转”;如今则出现了《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联合起来反对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扭转右倾化的局面。

  民主党代表前原诚司前些时候在美国和中国声称中国对日本是“现实的威胁”,得到日本右翼势力喝彩,但在党内外则受到批评。外相麻生太郎最近说中国在军事上“正成为相当威胁”,但日本多数媒体认为言过其实,甚为不妥。原防卫厅长官石破茂、帝教大学教授志方俊之和朝日新闻资深记者冈田俊次在本月19日朝日电视台“星期日时事节目”

  里的讨论很有代表性。在“中国军事威胁”问题上,尽管3人观点不同,但都认为不能说现在就有“中国军事威胁”。被视为较右的富士电视台“报道2001”时事节目也有所变化,著名节目评论员竹村健三也致力于不偏不倚,邀请一些鸽派人物发出理性声音。这说明,日本国内不符合实际的夸张说法和偏激化情绪,正在被纠正。

  舆论可分为国民舆论和知识界舆论。前者起伏大,感情因素多;后者相对稳定,理性因素多。如果知识界和媒体发生变化,就有可能影响到国民舆论。这些年来,小泉玩弄国民舆论,使理性意见难以得势。但近几个月来,在靖国神社问题上理性意见的增多则可能对国民舆论产生积极影响,而这又会进一步影响日本政治的走向。以往日本媒体与政府的“配合”被认为是日本右倾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此次舆论风向的变化会对日本政治和日中关系产生何种影响,值得密切关注。

  中国对日政策收到实效

  日本舆论之所以发生以上变化,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

  第一是我国既坚持原则,又不上日本右翼政客挑衅的当,反复强调对日友好政策。比如,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原则,在靖国神社问题上采取坚定态度,不让日本抱任何幻想,同时以说服教育的方式克服国内对日偏激情绪。理性应对日本右翼政治家的刺激性言行,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反复宣传我国和平发展、新安全观与和谐世界的理念。日本有识之士逐渐感到中国的诚意,右翼势力施加影响的余地有所收缩。

  第二是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对改善中日关系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近半年来,美国日趋重视中国,中美战略对话取得积极效果,这对日本知识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年以来,日本媒体大量报道美国有影响力的人士所说的“不能说有中国威胁”、“日中关系不好对美国毫无益处”等言论。小泉和“追随美国论”者出现走下坡路的苗头。

  第三是世界各国批判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声音日趋高涨。日本共产党《赤旗报》于去年5月27日发表《靖国史观和美国》一文,揭露和批判了靖国神社游就馆是如何评论美国和罗斯福总统的。这个报道传到美国,为《纽约时报》所刊登。之后,靖国神社的本质为世界所知,批判之声四起。

  第四是日本国内问题迭起,打破了小泉在日本政坛说一不二的局面。小泉在去年9月选举中大胜,自民党内很少有人敢说不字。但近两个月来,活力门事件、抗震标准伪装、美国牛肉进口检验不严等不利于小泉政府的国内问题的出现,使小泉不得不由攻势转向守势。自民党内受小泉打击的实力人物开始活动并敢于讲话。新当选的80多个“小泉孩子”也开始各行其是,小泉在党内的控制力大为下降。执政党之一的公明党也明确表示反对参拜靖国神社,且更加积极地主张要改善日中关系和亚洲外交。

  日反参拜力量呈上升势头

  在上述国内外背景之下,日本政治潮流正在发生一些有利于改善日中关系的变化。自民党前干事长加藤纮一一贯反对小泉外交,反对参拜靖国神社,而且敢于说不。他于去年11月出版的新作《新的日本形象》一书,严厉批判小泉政治,博得好评,不到两个月就印刷第三版。现在,在加藤纮一、山崎拓、福田康夫周围正积聚一股主张建设无宗教色彩的国立设施来解决靖国神社问题的政治力量,而且这股力量正越来越呈上升的势头。《日本经济新闻》本月19日报道,“福田人气上升”,尽管目前安倍晋三处于优势,但今后几个月“有可能发生急剧变化”。

  改善日中关系和亚洲外交看来正逐渐成为日本舆论主流。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特别是考虑到日本媒体以往在很大程度上对政治右倾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我们只能审慎乐观,因为日本的右倾化在冷战结束之前就出现了,有着深厚的国内国际背景,解决靖国神社问题因此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日本媒体在这个涉及日本政治和中日关系的关键问题上能发挥多大作用,还有待观察。▲(作者是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日本福井县立大学名誉教授、日中关系研究所所长。)

  (本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读者参与讨论,电子信箱:taolun@peopledaily.com.cn)

  《环球时报》(2006年02月22日第十一版)


凌星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