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钱夙伟:"退休高官"念啥子生意经?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08:34 东方网 |
2月23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备受关注的辽宁阜新“退休高官”王亚忱一案有所进展,王亚忱及其儿子王晓军等5人相继被批准逮捕。王亚忱曾历任辽宁省阜新市市长、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1996年退休。王亚忱长子王晓军经商,女儿王晓云多年担任阜新市公安局副局长,另一个儿子王晓刚任阜新市公安局治安警察支队副支队长。 去年5月18日,中国青年报《冰点》特刊曾刊出《辽宁一个退休高官的生意经》,讲 述一个退休高官不花分文,挤进一个红红火火、如日中天的商贸城,采取威逼手段,步步为营,直至侵吞企业全部股份,将原董事长高文华推进监牢。之后王亚忱率儿女王晓军和王晓云状告《中国青年报》名誉侵权,并索赔220万元,全国引起轰动,也充分显示出“退休高官”的依然不可一世。“退休高官”弃政从商后居然有如此能量,其生意经一言以蔽之,是权力的期权化。长期从政的退休高官,一下子“转行”经商,自己当了项目总指挥和财务总监不算,还要董事长把其位置让给自己儿子,凭借的显然是其在位时权力的积蓄。当然,儿女的警察特权,长子的南非公民身份,在期权的兑付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另一个角度,也不妨看成是现权在握时的成功安排。 其实,这种领导干部权力的“期权化”现象,如今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许多领导干部退休后,并无什么特长和技术专长,却以顾问之类的名义在企业里拿惊人的酬金,其中的原委自然心照不宣。由于领导干部享受“期权”时,已经“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然就不在原单位监督制约的范围之内,虽然明知是打着在外单位“发挥余热”的幌子,实质上是在兑现“期权”,然而至少在形式上是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市场行为”,原单位也就不便干涉。这种在位时达成的“权钱交易”,延期至退休后兑付的“权钱”的“期权”交易,已成为腐败的一大黑洞。 对于贪官来说,权力的“期权”交易,有别于“即时”交易的一个最大好处,在于风险相对较小。时间的流逝,具有某种洗钱的功能,而到最终伸手取钱的时候,还披上了似乎合法的外衣。因此,规范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离职从业行为以防止“权力期权化”,将某些领导干部离职后的“期权”交易处于监控之下,使权力“期权”交易风险成本增大,从而遏制权力的“期权交易”,已是当前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点。 当然,仅仅规范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离职从业行为,不足以彻底杜绝权力的“期权交易”。离职从业对于权力的“期权交易”其实只起到障眼的作用,权力的“期权交易”照样可以和权力的“即时”交易一样,譬如运用子女手中的实权,来兑现手中的期权。实际上,退下来的领导干部能够进行权力的“期权交易”,根本原因是在位时积累了“资本”,权力的“期权化”现象,实质上反映出对干部在职时的监督出了问题。因此,要从根本上杜绝权力的“期权交易”,还是要着眼于防范,关键就是对现职领导干部切实有效地行使权力的监督制约。其实,大凡滥用权力,都有着以权谋私的可能。权力如果置于严密的监督和制约之下,也就失去了权钱交易的条件,无论“即时”的还是“期权”的就都无法进行,这样,也就从源头上堵住了“期权”的口子,再辅之于离职从业的规范,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消除“期权化”现象。 作者:钱夙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