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桉树问题事关科学发展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09:23 南方日报 |
南方时评 潮白 本报今天报道的省政协委员李思东关于控制速生桉树种植发展趋势的呼吁,值得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在李委员看来,如果种植桉树没有计划,大家全都“一窝蜂”的话 ,根据桉树的特性,将出现耕地被其逐步蚕食的严重后果(详见A04版)。提起桉树,很容易让人想起考拉——树熊。1995年,我国与澳大利亚联合发行了《珍稀动物》邮票,我们的图案是喜欢竹子的大熊猫,他们的图案就是扒在桉树上的考拉,二者都是地球上古老的动物活化石。不过,考拉的可爱是毫无异议的,桉树则不然。它几乎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阔叶树,没有休眠之说,只要温度湿度适宜,就会不停地长。而且,因为它还是优质的造纸制浆用材,被誉为纸浆工业的“绿色黄金”。所以,青睐桉树的人士认为,培育短轮伐期制浆桉林是山区脱贫致富的好门路。我省的一些地方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否则也就不会有李委员的忧心忡忡了。 自然界中的物种,有其利,往往也有其害,关键在于利害相权如何取舍。李委员之忧,正在于桉树“害”的一面。尽管专家对桉树的意见尚未达成一致,但桉树乃“抽水机”、乃“抽肥机”、乃“霸王树”之说,显然不是空穴来风。198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林业59号文件明确表示:“我们特别重申,在没有对社会、经济状况进行谨慎准确评估且均衡利弊的情况下,不应该大规模地种植桉树。我们最好能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本地居民的需求作出一个系统的检查和认定。”这就可见,本地要不要种植桉树,不是拍一下脑袋就可以决策的,仅仅着眼其“利”的一面,是偏狭的认识。 桉树是外来物种,并非我们的土产。看一则资料,它大约在1890年就由意大利人引入我国,当时是送给慈禧太后观赏的;而大规模地引进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放眼一看,那个时期我们引进了不少对今天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物种——当然,当初都是当作好东西的。央视“焦点访谈”就曾分期报道过紫茎泽兰、水葫芦怎样在西南地区肆虐。前几年我游过昆明的滇池,真正领略了水葫芦怎么疯长。打着水泥桩,拉上铁丝网,仍然对那些看起来软软的到处伸展的植物束手无策。 有人可能要说,绿色嘛,有什么不好?就说桉树吧,绿绿的立在那儿,长得快,起码看着都舒服。这是只看到了事物的表象。尽管外来物种没有天然地贴着“入侵”的标签,但那些对环境的适应性太强,惟其独尊,土壤里的养分都给它们独霸去了的,就可能成为灾难。尤其是它们进入本地后建立起自己的种群,改变或威胁“土著”生物的多样性,最终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有人统计过,在引进的外来物种中,约有10%能造成生物灾害。 我想,那么多有害物种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进,不是偶然的,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在发展手段上急功近利的一面。现在,我们已到了有必要冷静下来的时候。桉树问题的背后,实质上是科学发展的问题。尽管对桉树利弊还存在争议,但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审视之,显然已迫在眉睫,决不能为了追求眼前的一点发展速度,去贻害子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