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美心花屋”:残疾人创业试验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10:29 南方日报

  几天前刚刚开业的一间普通的插花小店受到了社会热心人士的高度关注。走进花店,一位坐着轮椅的姑娘正在细心地打理着形式各异的插花作品。

  “欢迎光临!”这个姑娘笑容满面地招呼着。原来,这间花店是残疾人培训班的课堂,而经营花店也是培训课程的一部分。4个学员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插花培训,终于让花店正式营业。

  “政府出资上万元,给了我们积累创业经验的机会,也让我们有了走入社会的勇气。”从不敢出门到开店创业,一直自我封闭的小姑娘何婉玲正在开始她新的人生旅途。

  花屋打开生活新天地

  如今对插花和卖花津津乐道的婉玲,就在几个月前还把自己整天关在家里。长久以来,这个“与众不同”的小姑娘一直畏惧与外人接触,把自己藏在一个角落里,躲避着一双双“有色”的眼睛。

  “之前我很怕面对外面的人,觉得自己的缺陷会引来他们的嘲笑。自从来到康复中心培训,我开始慢慢地觉得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以往的孤独和恐惧也只不过是心理作用而已。”说到这里她显得有些激动。据婉玲讲述,连日来他们不仅得到了老师们的悉心指导,而且街坊四邻的鼓励和关怀也给他们带来了温暖。

  当谈到花店的生意时,她显得格外兴奋。“第一天开张就卖出了几盆,之后每天少则几十块,多则几百块,尤其是情人节那天,生意更是红火……”婉玲绘声绘色地为我们描述着开业以来做生意的场景。

  据威权康复中心负责人麦老师介绍,这几个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花店早上7、8点钟就开始营业,一直到晚上10点才关门。婉玲和同伴红红每天都工作到很晚,等到康复中心的护理医生多番催促才去休息。几位学员都表示:“这里不仅是我们的家,也是我们生活的希望。”

  打工生活辛酸重重

  其实,幸运之神并非从一开始就眷顾他们。为了能够有所作为,他们在打工之路上也饱受了种种的困难和挫折。

  上一期所培训的项目,就使他们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康复中心最初以传统的从事简单手工劳动的形式帮助这些残疾人上岗就业,当时,中心联系好了一个厂家,而婉玲、红红等人所接到的第一批工作便是绣珠花。

  “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工作,我们当然很兴奋。”婉玲对此印象深刻。据麦老师讲,在那段日子,他们每晚都绣到12点,绣到手指都僵硬了还在坚持。然而,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完工后却始终无法与厂商取得联系,这令他们始料不及,同时也心灰意冷。

  面对这一窘境,残联以及培训班的师生们共同总结了经验教训,在经过了充分的考虑和计划后又推出了第二期的培训项目———插花,中心的培训人员表示,这次的培训课程是在学习劳动技能的同时改变残疾学员传统的就业观念,重点培养自主经营的能力,为今后的创业积累经验。

  “身残,但志不能残。政府给了我们这个机会,我们决不能轻言放弃。”抱着这一信念,婉玲和她的同伴们又再度重拾信心,也再次看到希望。

  政府扶持走出创业之路

  “要彻底有效地解决残疾人就业、脱贫,帮助他们真正地自食其力,提高社会地位,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观念和意识。”顺德残联有关负责人认为,政府要为这些残疾人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就业机会,更应该提供的是一个引导他们发挥潜力的创业平台。

  目前,如何积极有效地鼓励和扶持残疾人创业,是摆在顺德残联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区政府有关人士表示,政府出资不能盲目,必须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科学、规范的培训服务计划。

  经过认真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残联确定了“以市场为导向,开辟残疾人潜力新途径,变输血型助残为造血型助残”的工作思路。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抓好残疾人培训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地鼓励和扶持残疾人创家业、创事业、创企业。提高残疾人的综合素质,为残疾人创业提供有利条件,营造良好氛围。初步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多专业、多途径的残疾人培训格局。

  据悉,目前的经营花店还属于培训的课程,花店的成本由政府负责。婉玲信心十足地表示,在这里积累的经验是她最宝贵的财富,将来一定要开一家自己的花店。

  诚然,正处在花样年华的他们同样具有健全青年的朝气蓬勃,同样潜力无限。希望所有的残疾人都能像婉玲所说的:“今后会更好!”

  本报记者周朗顾大炜陈勇儒

  记者观察

  为残疾人创业付“首期”如何

  何婉玲和她的伙伴正在迈开创业的第一步,政府负担成本的“美心花屋”正积累着他们宝贵的创业经验。尽管他们身体残疾,但他们有着与正常人一样聪明的头脑,创业对他们来说并非遥不可及。横亘在他们成功创业面前的第一道槛便是经验,要获得经验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失败与挫折。如何更低成本地获得创业经验是他们迈出创业第一步的关键。何婉玲他们是幸运的,他们获得了创业的“首期投资”,“美心花屋”给了他们积累创业经验的宝贵实践。

  更多的残疾兄弟姐妹还在重复着简单的劳作,他们也满怀着创业的冲动,但是“首期投资”将他们挡在了创业的门外。“美心花屋”是一种很好的创业实践模式,低成本的投资和简单的操作模式让残疾人能够比较轻松地积累经验。政府目前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培训残疾人的生存技能,让他们掌握谋生的技巧。有这样一种设想,能否从这些资金中拨出一部分为残疾人创业付“首期”,哪怕是这些钱打了水漂。另一种更大胆的设想是社会上的有识之士来出资为残疾人的创业“付首期”,让他们在挫折中真正掌握创业的技能。

  但愿有这样一套鼓励残疾人创业的系统制度出台,让更多的残疾人有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从而充分享受到创业的快乐与收获。

  本报记者顾大炜

  图:

  何婉玲认为经营“美心花屋”不仅让她积累了创业经验,还给了她走入社会的勇气。本报记者梁宇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