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当街“展览”生活起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14:24 新民晚报

  

当街“展览”生活起居
当街“展览”生活起居
当街“展览”生活起居
当街“展览”生活起居

  本报见习记者曹刚文

  轨道交通1号线通河新村站出口附近,有一间奇怪的玻璃小屋:像书报亭,却住着人;像治安亭,却不通电也没电话;像小旅馆,却不用交房租;像售货亭,却没有营业资格…

…透过玻璃,只见居住其中的人睡觉、煮饭,竟然当街“展览”生活起居。

  昨天下午,记者跟随宝山区城管大队的监察人员实地探访。从地铁站出口处的自动扶梯往下看,一眼就能看见这座独立的小房子。形状、尺寸和建造地点,都很像普通的书报亭。房门正对马路,侧面紧挨着非机动车停放点。

  屋内,空间狭小而封闭,空气混浊,弥漫着难闻的气味。一张单人床占据了大半面积,空荡荡的床上,被子半掀着,有些凌乱。一旁,简陋的生活用品杂乱地堆放在柜子里。

  “它是去年底建造的,产权属于上海市地铁营运公司。”城管监察人员小周告诉记者,“从地铁营运公司提供的合法文件看,它的定位是治安亭,主要供非机动车管理人员工作时使用。”

  治安亭内,为何既没有通电也没有安装电话?两名“住户”的具体职责是什么?记者进一步采访了两名非机动车管理人员。

  “我原来就在这里看自行车。自从年初八搬进来之后,白天看自行车,晚上看亭子。”老张来自江苏农村,是两名“住户”之一,“晚上11时之后,自行车就不归我们管了,夜里只要管好亭子就行。”

  老张看亭子,每晚收入10元。住这个“小旅馆”,不用交房租,每月还能赚300元。代价是,只要保证亭子不受损坏。

  据了解,类似的小屋,在1号线延伸段的多个站点出口处均有设置。“它对市容确有一定影响,我们最近也接到过市民投诉。但目前因为它具有合法的治安亭资质,只要没有营利性行为,我们暂时无法干涉。”小周说。

  杨建正摄

  在城管队员的查询下,一看车人承认是小亭里的住户

  玻璃亭里,床被、衣柜、锅碗等生活用品样样齐全,俨然成了一个小旅馆

  亭内墙上,裸露着一根根电线

  透过玻璃,两位住户的生活起居让路人一览无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