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魏青:一位时评人视角的"两会"期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14:30 东方网

  全国“两会”马上就要召开了,作为一位时评人,带着时评的角度和意识来期待“两会”也许更能产生开好“两会”的社会进步意义。

  期望“两会”委员、代表是个“杂家”。作为时评人,必须是一个“杂家”,只有这样才能写好时评。作为委员、代表,不能仅仅满足熟悉自己所在行业的民情民意,还应该对其他行业和社会发展有良好的社会敏感,只要这样,才能不至于说外行话,提外行建议。

  期望“两会”委员、代表发言多些时评风格。时评追求的是简练前提下的有力说服力,也就是说明问题“打蛇要打七寸”。以往一些委员、代表发言不但冗长,而且不善于用论据来简明扼要说明问题,影响了发言的效果。多些时评式的发言会极大提高发言的质量,产生吸引力。

  期望“两会”委员、代表从时评中寻找提案。时评紧跟社会热点问题,褒扬正义,鞭笞丑恶,建言社会,时评中蕴涵着无穷的社会智慧,一篇篇有份量的时评就是号称“社会医生”的时评家对社会开出的准确“社会处方”,如果委员、代表平时能够多看时评,那么就很容易把握社会脉搏,提出好提案和建议。

  期望“两会”委员、代表学写时评。写时评必须善于观察善于思考,长此以往就会磨练成观察社会的“火眼金睛”。如果委员、代表能够积极学写时评,不但锻炼了自己写提案的文字表达能力,最关键的是十分有利于提高自己参政议政的修养,对于当好委员、代表大有裨益。

  期望“两会”多些时评的争辩声。在人们认识多元化的今天,一些时评以更理性的宽容态度给正反双方表明态度的机会和话语权,在争辩中让读者对问题的认识更全面、科学和理性。那么,“两会”上如果能够多些争辩声,那么老百姓对于问题的认识就会更客观,对于委员、代表以及“两会”就更认同,所以多些时评争辩声的“两会”更民主、更成熟也更有意义。

  期望“时评暂停”莫成开“两会”期间的惯例。“两会”一开,时评暂停,已经成为一些媒体的惯例,其实时评良药苦口,“两会”期间在时评版上出现一些和“两会”有关的时评,对于形成和“两会”良好的民意互动氛围很有好处,对“两会”期间的时评多一些宽容也是政治文明进步的表现。


作者:魏青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