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谁是偷吸国家“血液”的罪魁祸首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20:00 光明网 |
姜小巍 因石油资源丰富,又拥有像胜利油田这样的大型石油公司,山东境内输油管线素有南北输油“冠状动脉”的称誉。可是据报道,今年以来,山东省内“油耗子”打孔盗油活动分外猖獗,短短两个多月,就造成跑油31次,发生哄抢原油事件5次,停输52次,共停输157小时,达历史同期最高峰。“冠状动脉”遭受着严重的打孔之痛。(据《齐鲁晚报》2月20日) 盗油、抢油,在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中石油的数据显示,仅2000年到2003年三年间,所属13个油气田共发生不法分子破坏油井设施、哄抢原油、打孔盗油、盗气案件2.59万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04亿元,间接经济损失1.81亿元,相当于多个贫困县一年的财政收入! 在国家经济命脉遭受着严重的破坏的同时,盗油、抢油,在一些地方,早已成为油田附近许多农民一种另类的生存方式。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多数农民来说,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生存方式。顺着这样的思路,油田附近的农民“靠油吃油”似乎也不是不可理解的。对多数农民来说,盗油、抢油,对他们来说就是他们“靠油吃油”的生存方式。在这种生存思路的控制下,盗油、抢油现象屡禁不止,成为石油资源管理的“顽症”,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很容易想到,今年山东省境内“油耗子”活动格外猖獗的直接原因是最近国际国内油价的飞速上涨。巨大的经济利益,显然是“油耗子”不顾一切,铤而走险的唯一动力。可是,如果报道中所说的“油耗子”是指油田附近以盗油、抢油为生的农民的话,那么在这场盗油的战争中,最大的受益者显然不是他们。一个或几个农民,没有严密的组织性,没有专业的炼油知识和设备,没有四通八达的销售渠道,他们所盗得的原油,最多也不过千余元,他们所能造成的破坏性显然也是有限的。 “油耗子”背后那些非法小炼油厂、小化工厂、小轧钢厂、废旧金属收购点等“三小一点”厂点才是盗油、抢油的最大受益者,也是导致盗油、抢油现象屡禁不止的罪魁祸首。正是这些“三小一点”厂点,他们通过经济利益教唆、怂恿当地农民离开土地,聚集起来,并提供了盗油、抢油、炼油、销售、回收一条龙的服务,使得“油耗子”们形成了一个个盗油小集团,成为盗油的“大耗子”,最终使国家经济蒙受巨大的损失。 那些非法的“三小一点”厂点,显然利用了当地农民的逐利心理,通过当地农民的盗油、抢油活动,牟取非法暴利。同时,他们更是“油耗子”们的总司令部,没有了这些“三小一点”厂点,“油耗子”便失去了组织,失去的销售对象,最重要的是,盗油、抢油便失去了经济价值。 因此,石油资源的管理仅仅针对那些以当地农民为主的“油耗子”,虽然有一定作用,可是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如果能真正深入打击“油耗子”背后那些“三小一点”厂点,让盗油、抢油者无处销售、无从获得经济利益,我想,从根本上解决盗油问题,也许会成为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