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社保“线路图”,向农村延伸!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5日06:46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背景】

  主持人:本报记者吴永红对话人:省人大代表苗金兰

  省政协委员黄玲

  “以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初步形成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互助、优抚保障服务、个人储蓄积累保障、再就业服务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

  ——摘自安徽省“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

  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薄弱环节,其严重滞后既影响到农村的稳定,又制约着农业、农村的发展。长期以来,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很低,有数据表明,占总人口近60%的农民仅占有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90%%左右农民是无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重视并推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紧迫任务。

  主持人:我省“十一五”规划纲要对未来几年中农村社保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有何现实意义?

  黄玲:当前,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十分突出。一是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问题浮出水面。据统计,2004年我省农村家庭户中65岁以上单身老人户和一对老夫妇户占全部家庭户数的1/4,养老保障问题日益突出。二是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家庭保障难度越来越大。三是人口总数增加,人均耕地减少,农民收益难保日益提升的基本生活;外出打工的农民又不能参加当地社会保障,年老返乡将面临养老难题。因此,加强农村社保意义重大。

  主持人:当前农村社保工作,主要存在哪些难点?

  黄玲:首先还是思想观念。社会保障意识不强,“养儿防老”思想在农村仍有不小的市场,这给在农村推行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一定难度。其二,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尚未形成规模经济,给社会保障资金筹措带来很大挑战。其三,不同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个人的经济能力悬殊较大,同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给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实际操作增添了难度。当然,最根本的还是,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社会保障的需要和城乡社会保障的衔接成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难点。

  苗金兰: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缺乏政策法律依据和严谨的操作管理程序,也是一大难点。只有极少数地方出台了操作性强的农村社保管理办法,大部分地方甚至难以真正将农村低保工作纳入政府的近期管理目标。由于缺乏规范统一的操作规程,管理上缺乏制约机制,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占用、挪用救助资金的现象,带来消极影响,不少农民因此对社保产生怀疑。

  主持人:现实条件下,如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黄玲: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筹措资金,可采取两个办法: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二是调整扶贫资金的使用方向。目前,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数量与分布明显缩小,农村扶贫资金的使用应转向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

  用活土地政策。一是从土地流转中筹集资金。比如,可允许依法转让土地的农民用自己承包地的一部分转让费作为养老保险金。二是由政府征用农村集体连片的荒地进行开发,将稀缺的土地资源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手段。

  苗金兰:制定农村社会保障方案时,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不妨先从乡企职工、进城务工人员开始,取得经验后再推广。在基本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上,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上,逐步建立起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让农民共享改革成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