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为什么写《红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5日09:12 南方日报

  刘庆邦:“我一直认为,煤矿的现实就是中国的现实”

  我为什么写《红煤》

  文/刘庆邦

  刘庆邦被称为当代“短篇小说之王”,号称中国煤矿写作的圣手。翻开中国著名的文学杂志,如《收获》《十月》《当代》《小说月报》等,你会发现他的小说出现的频率很高。

  《红煤》这部小说延续了刘庆邦一贯的细腻的风格。作者对煤矿生活特别熟悉,在《红煤》写作之前,刘庆邦就说:他已经去过多处小煤窑,小煤窑工作环境恶劣,事故频仍,但是从写作的角度来说是一座富矿,最适于深入挖掘。《红煤》其实是借助煤矿题材讲了一个充满嫉妒和仇恨的人,如何复仇的故事,塑造了宋长玉这个中国的“于连式”人物。

  而作家对红煤厂村的描写,可以说是一个隐喻。

  过度开采,绝不仅仅是引发矿难,它对环境的破坏,更为直接威胁我们的生存,而且殃及我们的子孙后代。作家对挖煤引发的环境的破坏怀着深深的忧虑。

  红煤厂村山青水秀、水鸟成群、荷花满池塘,因为煤矿的无节制开采,如今却变得水源枯竭,鸟类绝迹,树木死亡,连村民生活用水都发生了困难。红煤厂怎样面对自己干涸的未来?这种对人的生存状况的追问,和对人的灵魂的探求一样有深度。已故诗人海子在长诗《土地》中发出追问:“土地失去了,用欲望代替它吗?”可悲的是,在物质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现代人只有欲望,而将承载自己灵魂和肉体的“土地”抛弃了。

  ——编者

  谁都知道,我国的城乡差别是很大的,可以说两个二元对立的世界有着天壤之别。城市代表着权利、金钱、美女、高楼、汽车和一切繁华与享乐。而一提农村呢,就意味着偏僻、贫穷、落后、饥饿和被压制与被剥夺。一个农村青年,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要想有出头之日,或出人头地,只有脱离农村,到城里去打拼,去发展。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可长期以来,城市壁垒相当森严,农村人想进入城市非常困难,谁胆敢贸然进城,轻则会被赶出去,重则会受到制裁。早在明朝,朱元璋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农民的耕作活动“不出一里之间,朝出暮入。”哪怕是行医和算卦的人,也只能在本乡活动,不得远游,否则治罪。本是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之所以反过来对农民实行这样的政策,其目的就是要把农民钉死在土地上,把农民变成生产机器和生殖机器,防止农民进城动摇他的江山。

  我原以为只有中国是这样,2005年夏天我到挪威的历史博物馆参观,知道他们那里以前城乡的界限也是很分明,城市是城里人的,农村人被看成下等人,想在城里住一夜都不行。如果农民进城卖炭或卖菜,早上进城,晚上必须返回农村去,不返回去就把你抓起来坐牢。更有甚者,在“文革”期间,我们国家不但不许农民进城,还把本来属于城市户口的大批知识青年和市民送到农村去,美其名曰让他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我斗胆做出一个判断,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进城和反进城的历史。农民可以饿着肚皮为城市提供粮食,可以穿着赤皮露肉的衣服为城市提供棉花,可农民想进城就免了。我亲眼所见,我们村的青年,被五花大绑从城里遣送到公社。他们双手被绳子高高背剪着,在地上蹲成一片。看见我,他就把脸扭向一边。可以想见,他们心里何等悲哀。

  幸好,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城市壁垒被打破了,农民可以进城务工,挣钱,施展自己的才能。这是一个重大转变,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这个转变使广大农民千年的梦想得到实现的机会。这个突破对于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着不可低估的深远意义。

  在这种潮流和新生活面前,我们文学工作者应当有所作为,应当从历史、现实、生存状态、生命关怀和灵魂关怀等多个角度,对波澜壮阔的社会现象和丰富多彩的人生形式进行分析,取舍,想象,概括,反映和描绘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可我们拿起笔来,往往有些迟疑,觉得脑子里的信息纷繁得很,一时理不清头绪。没有别的路可走,还是得贴着人物写。

  幸好,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出来之前,我对进城做工有着特别的渴望,却苦苦求之不得。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到矿区当上了煤矿工人,我欣喜异常,如同获得新生一般。实际情况的确如此,我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改变。在矿区当工人时,我也遇到过一些人生的挫折。母亲知道后,让人给我带信儿,要求我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千万不要再回老家,要是回到老家,再想出去就难了。这些深切的人生经验和生命感悟,使我对千百万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年有着感同身受贴心贴肺般的理解,我相信我能够写好他们。

  我把人物的舞台放在煤矿,因为我对这个领域的生活比较熟悉。我一直认为,煤矿的现实就是中国的现实,而且是更深刻的现实。但我不大愿意承认我的小说是煤矿题材的小说,这样说会给人一种行业感,会失去一部分读者。我更愿意把它说成是一部在深处的小说,不仅是在地层深处,更是在人的心灵深处。我用掘进巷道的办法,在向人情、人性和人的心灵深处掘进。

  至于这部小说的名字为什么叫《红煤》,听凭读者怎么理解都可以。不过的确有一种煤和铁矿伴生,煤块上面有铁锈,里面也有红筋,被称为红煤。这种煤很硬,发热量大,耐烧,燃起来通体红透,很适合在锻铁炉上用。

  图:

  作家刘庆邦近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