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个画家眼中的艺术市场现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5日09:12 南方日报

  王韧纵论画家、画商、收藏家

  一个画家眼中的艺术市场现状

  就在今天,王韧终于在结缘了36年的广州美术学院,展出了自己这36年创作的中国人物画近百幅,这是他平生为自己所办的第一个画展。对于任何一个曾在任何美术学院中担

任副院长职务的画家来说,这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一手操办的画展太多,没有理由不公私兼顾。但王韧硬是在即将退休的时候才开始为自己策划一次具有总结回顾意味的画展。王韧说,这第一次,也有可能是唯一一次的画展,他看得很重,但恳辞花篮。他在宽大的画室里,评点画家、画商、收藏家,对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在进入艺术市场的问题上,画家应该清醒

  在过去的岁月中,每年王韧都要经手炒作、包装、推出一大批的画家画展,但是,当自己这场多少带点“告别演出”性质的画展展出时,王韧却拒绝任何炒作。在他亲手设计的请柬上,显眼地写着:“恳辞花篮”。

  ——这是一个对泡沫抱着完全厌弃态度的艺术家。

  记:我最感兴趣的问题是,您作为美术学府的老师,怎么看待艺术品进入市场的问题?

  王:我不喜欢炒作,我认为艺术家的出名不应该靠炒作。我办画展很简单,就是把我的画拿出来给大家看,愿意来看者则来,不愿意来看者无所谓,所以我的请柬上一律写上“本展览不搞开幕式,不搞座谈会,恳辞花篮。”

  为什么我怎么做呢?因为我做这个工作做得太多了,我来广州美术学院就是美术馆馆长,甚至在做副院长的时候都兼任美术馆馆长,应该说十几年我炒作过无数个展览,我看得太多了,比如说开幕式,你为了谁来谁不来,谁来剪彩,十把剪刀谁来分,都会伤透脑筋。就一个排名次,都会随随便便把人给得罪了。

  记:你的做法会不会牺牲一些社会关系和经济利益?

  王:我认为画画的人应该很简单,我在序言里也有写,画画就是一种宣泄,宣泄就是一种感情,我画我喜欢的东西,然后拿给人看,人家喜欢我也高兴,不喜欢我也不痛苦。

  记:那是因为你是学院派的教授有稳定的收入,也很高的社会地位,才会这么从容,那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王:我也卖画,不同的是,我不求人卖画。你买我的画我也会给你开价钱,有些人给我的画开价是以尺算,我的画从不以尺算,我以我心目中这张画的艺术价值为标准来衡量它值多少钱。

  上次我们去过一个端砚厂,最后他们希望我们留下墨宝,换他一块砚台,他们陈列的丹砚都标了价钱,我就和别人不同,我先去看砚,看看我喜欢哪个,最后我看中了一个六千多块的,当然他们有更多昂贵的砚,几万、几十万的都有。然后我就画了一张我认为与他的砚价值相等的画,我认为我没有亏待他,而且我认为我对自己的画开价都很实在,几千块钱,或者我干脆告诉别人这张画我不卖,我根本就不清楚我这个身份市场价格应该是多少。

  我认为在这个艺术市场的问题上,画家要清醒,画商也要清醒。

  有些画家不清醒,自以为了不得,漫天要价,我认为很没意思。有些画家在画展上的标价与实际艺术水平相差太大,自己的画最多值两千块钱,他可以标十万,甚至更高。其实我认为这种画家很可怜,为了挣钱,不惜自己的身份坑蒙拐骗,骗画商。我觉得画家如果把自己和作品当作一个商品,推向市场推向社会,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漫天要价,那与奸商有什么差别?

  总体来讲:中国艺术品价低,中国画商外行

  在王韧看来,目前的艺术品市场,确实存在许多堪为指摘的地方。总结起来,是两个可怜,一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价位普遍偏低,艺术可怜;二是经营市场的画商们素质太低,一头盲目炒作,一头被坑被蒙,中介机构可怜。而这两个可怜汇到一处,却还是艺术家付出代价,所以艺术家也可怜。

  有的画商素质太低

  记:在这个漫天要价的市场风气日浓的情况下,你把自己的画标得太低了反而会让人产生一种不信任的感觉。

  王:我还要讲一类人的可怜,那就是画商的可怜。画商的素质太低了,根本就不知道辨别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只看名气,所谓名气是什么呢,就是看报刊杂志的炒作程度。有百分之九十几以上的画商都属于低层次的画商,良莠不分,只有百分之二三的画商那才是真正高水平的,这种画商不可怜,而那些百分之九十几的画商连基本的艺术判断能力都没有。

  我看展览都是喜欢开幕式搞完了再去,我是去看展览,不是去凑热闹的。有次去阳江看画展,有个画商找我去他的画廊里评画,我竟然发现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是假画,大都是关山月、黎雄才的假画。然后他的朋友中有个阳江市公安局刑侦科的头目马上开车回家,拿来一张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系主任的画,让我鉴别一下,我当时觉得好笑,我凭专业直觉就能分辨出那是张假画。

  记:你觉得有什么办法能提高画商的素质,或者美术学院有没有一个培养这方面人才的专业?

  王:有,我们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就是这个专业,就包含中外美术史、人物鉴定、艺术鉴赏、艺术营销等课程。有很多好的画廊里的专业人才就是从我们学院里出去的学生。

  现在很多画商和画廊都是暴发户,他们是看到了艺术品的升值潜力,想来炒画,根本就不懂,更谈不上鉴赏。

  有些画家漫天标价

  记:现在社会是很浮躁,更多人是关心去炒作艺术家的名气,而不是艺术品本身。

  王:你说得很对,所以艺术家很可怜。但是也有些艺术家,包括我们学院的一些老师就很高明,他卖画不是因为你出价高,他要看你是什么人,你是干什么的,他要看对方的身份、气质艺术素质和鉴赏水平,他是货卖识家。如果是一个暴发户,一看就是皮包公司,要把你的画倒进倒出的,你愿意把画卖给他吗?其实说穿了,这里面是一个人生观、价值观取向的问题。

  记:有个说法是艺术本身无价,但艺术品进入市场之后,艺术品的价格就是舌头底下压死人,说你好你就好,说你不好,你再好也没用。

  王:我们延伸一下这个问题,过去老讲盖棺定论。我认为一百年才能定论,一个人刚去世,他还有很多社会关系错综复杂,等这伙人都过去了,尘埃落定了,历史学家才能不带任何利益关系,不带任何社会关系,才能有可能公正地评价某人。所以你刚才谈到靠炒作,靠哄抬,聪明的画商应该清楚,任何一个有价值的艺术品都必须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现在有很多很低劣的画,在画廊里标价十万几十万,画商不清楚,假如一天这个画家去世,他的画马上狗屁都不值。有些画家画得一文不值,却在画廊里漫天标价,又不是没吃没喝,却在欺行霸市,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我觉得这些人很没意思,画家要对自己负责任。

  一个好的收藏家应该是有抱负的

  记:您说的是真正好的艺术品,不是包括那些假画劣品吧。

  王:那当然。现在真正好的画价格与国际上比较起来非常低,升值的潜力非常大。如果一个优秀的收藏家,他又有足够的资本的话,他会发大财的。

  记:任何一个画家都希望遇到这么一个好的收藏家,您心目当中认为优秀的收藏家他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他大概要有多少钱,他有什么样的品味,您能勾勒出来这么一个理想中的收藏家形象吗?

  王:我想一个好的收藏家他应该是有抱负的,他不是一般的人,他首先本身就应该热爱艺术,他不光是把收藏当成一种经商,当然他要经商,他得在商场上滚,滚了才能收集自己的收藏。我就认识一些这样的收藏家,他非常有钱,他根本不把钱当回事儿,但他有抱负,所谓有抱负,是要收集一批中华文化的精品,这批精品的归属也许是建立一个博物馆,也有个可能是这些精品都送给了国家。他也炒画,他把你几千块钱的画炒到几万、十几万,有的流通到海外,但是这些炒来炒去,流来流去的画不是他的精品,他不在乎一张作品的得失,他看的是你画的趋势。这些人就是真的厉害!

  这种人有很高的艺术鉴赏能力,有很好的判断力,而且最主要的是要有抱负!这样的画商我们国家有,广东也有。

  我希望有更多这样的画廊。

  第一代画商功不可没

  记:王老师,您怎么看“岭南八家”之类的艺术家被归类的现象?

  王:什么地方的什么家,我认为这些都是带有炒作和包装意味的名称。你们除了关注这些人以外,还应该多关注一些有潜力但还没有出名的人,他们都会慢慢浮出来。作为画商,更要关注这个问题,关注这些没有浮出水面、最后将被他们发现的人,就可以以低的价格买到他们的作品。我要特别讲到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代画商,他们是功不可没的。他们的功劳不在于他们当时用了多少钱,可是在于当时扶植了一些画家,画家没成功时很可怜,当时有些画家为了糊口连几块钱都卖,但也多亏了这些画商的扶植。

  艺术世界里,朴实最让人感动

  王韧觉得概括总结自己的艺术历程其实是一件蛮难的事情。他最愿意讲的,是他的画背后的故事,他指着他最心爱的陕北农村人物写生系列,还能把画面背后的往事说得神采飞扬。他说这个农民是富有诗人气质的,那个是憨厚的,这个则眼神狡诘。

  ——当年的红小鬼们今天成了老人,生活艰难却依然无怨无悔,当年的热血往事还在他们心里,他们坐在一起就连成一片山。

  美术评论要经得起时间考验

  记:您看过和组织过的画展无数,怎么评价您这次画展呢?

  王:我看画展一般是大踏步,如果有哪张画能够在两秒钟里抓住我,我就觉得这张画成功了。它一定有它的过人之处,有了这两秒钟才会有后来的事,我就会走过去看,看看他是怎么搞出来的,然后再看作者是谁,它才会引出来后来的很多事情。

  所以我的画展我不指望人家对它有什么评论,因为人家也不好评,又说到那个盖棺定论的问题,美术评论界有个做法是不写活人,只写死人,这也是有道理的。以我的人际关系和身份,这次画展画册我完全可能请到好的评论家为我写文章,但我都怕为难人家,写得不到位你觉得遗憾,写过了头觉得更难受。所以这次我是自己写了篇短言作为序,后来我太太觉得简单了点,她说她来为我写,但她是个外行,她就写了个“王韧其人”,就写和我在一起30多年生活中记忆中的事情,让我觉得很感动。

  我画矿工、老农,因为他们感动了我

  记:您怎样看待人物国画?

  王:我觉得中国人物画一直存在着简单化、概念化的问题,看某个画家的人物都是千篇一律,美女都是一样,一娘生九子,谈不上有深度有个性,深层次挖掘人性的作品太少了。作为我来讲,我就想突破这一点。油画能做到的,我希望用国画来做到,通过对人物的深刻的表现来反映时代的面貌,我的这批画就能让我看到那个时代,我这本画册里多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物,那个时代的人和现在的人已经有比较大的差别,你一看他们的形象、服饰、眼神就能看出他们所处的环境、年代。

  我喜欢中国人物画。人物画家应该有深度,我画得比较多的是陕北老农、连南的瑶胞和矿工。我画他们是因为他们感动我。

  记:您不希望您的画也走进市场吗?

  王:我不去关心这个事情,我认为只要我把画画好,那是迟早的事情。我在拿这批画去裱画行裱时,有个画商用八百万要把我的这批画一次性全买下来,我们全家都反对卖出去,我很感谢这个画商,但我肯定不愿意卖,这里每张画都像我的孩子一样,他们都是不可复制的。我怎么会把我的孩子一次性全部卖出去呢?我将来宁愿把我的最好的画送给学校,送给国家博物馆,作为纪念,作为教材,这我都愿意。当然该卖的我也会卖,包括一些小品,我也不会反对参与市场。

  我这次画展里也有很多小品,但无论从经营构图、人物造型、色彩气氛,我都是把这些小品当大作品来画的。

  记者手记

  老实画家王韧:“我的作品,是用来留于后世的。”

  王韧告诉我,曾经有一个画商要买下他30年来所画的一系列人头像,几十张作品,出价高达800万。结果被他拒绝了,不是为了在今后待价而沽,而是留着,只是为了留着——也许某一天会送给某个博物馆。这么做是为了让后来的人知道,在人物中国画方面曾经有过这样的探索。“我的作品,是用来留于后世,并不想让它们饱尝流通之痛。”

  王韧的夫人告诉我,生活里的王韧同样老实得让人感动,关怀人、照顾人常在人们不经意的地方:无论和谁一起过马路,他必定站在马路上来车的一边,默默地、像保镖一样护卫着别人的安全。还有一次出差回来,身上没有带家里的钥匙,为了不吵醒家人午睡,竟然不愿意敲门,满脸倦容地依靠着行李包,坐在楼前的台阶上,直到家人醒来才进屋。

  王韧只办这一次画展并非因为他不勤奋,出不来足够的作品。他从来未曾停止对艺术的探索,他四处写生,下到百米深处的矿井,远行到大山深处……许多王韧周围的人,每次听到有人叫王韧“拼命三郎”、“王大刀”的时候心里总是不好受——他太辛苦了!

  在业外人士看来,王韧的名字从来不曾如雷贯耳,对于供需更为频繁密切的大市场来说,王韧的作品从来不曾身价百万,但对于所有对文化有思考、对艺术有追求的前辈、同辈、后辈来说,王韧的老实还是让人肃然起敬。

  今天,我们走近王韧,去探访一个画家眼中的自己、艺术、市场和世界,也是去探访我们这个世界久已失落的平和、严谨、谦和、良知和对美、对艺术的永恒信仰。

  画家简介

  王韧教授60岁,197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分配到韶关从事全中医书工作20年。1990年10月回到广州美术学院。历任学院美术馆馆长、教研处长、技法教研室主任、研究员、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代表作《大爷》《民族恨》。

  本版撰文王雨吟

  图:

  王韧画作《晨》。

  本报记者(左)采访王韧。刘旻明摄

  王韧代表作《矿工》。

  王韧代表作《大爷》(局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