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东风第一枝"的亮点与期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5日09:28 东方网

  蒋元明作品集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直指“三农问题”。连续三年、三份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充分说明现阶段中国急需要解决的一道难题。

  面对老问题,新难题,今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涵盖了“三农”的方方面面。纵观全文,一些新名词、新思维、新亮点,让人对“新农村”有了新认识。

  亮点之一,培养造就“新型农民”。界定标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为此,国家将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新型农民,这词听着就新鲜。旧有意识中,农民就是没文化、观念落后、靠天吃饭、土里刨食的。种地、成家、生娃、再种地,简单的轮回、过于狭窄的思维是许多贫困农民的真实生活写照。对于贫困,物质救济虽可解“燃眉之急”,但却只能解决一时,不能治本。“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开阔其视野思路、培养其“造血”能力、使扶持帮助具有可持续效力,才是解决弱势贫困的根本。“知识改变命运”,新型农民首先要“知识化”。现在的知识化已经不再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读书识字的概念了,学文化只是其中一项,主要是学科学技术,主要是职业教育,主要是实用技能型培训。如今有的地方开展的“村村有大学生”计划,一方面是让大学生到农村去,另一方面是选拔优秀的农村青年去大专院校学习,再回到村里去,为此制定相关的引导政策,要从根本改变农民的“型”象,新农村建设才有希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有希望。

  亮点之二,农业创新。党中央特别强调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如今农民增收难,一是因人多地少,二则是种植的农作物产出价值不高。一些农民通过种植反季节蔬菜、绿色农产品,收益大幅增长,已是很好例证。而收获物积压卖不动,丰产不丰收,在相当程度上则是因信息不畅,渠道不通,对市场供求不了解引发。这些问题靠农民“单枪匹马”不是解决办法。根据农业发达国家经验看,实际均是走农业产业化、标准化、渠道化、深加工的道路。目前一些地方成立农业合作组织,给予贷款等政策鼓励,积极转化农业科技,推行“订单农业”,既树立壮大了龙头企业与农产品名牌,同时也保证了农民收入,打通了销路渠道,实现了产供销良性循环。此外,“循环农业”这一新提法,也体现出建设节约型社会,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废物再利用等中心精神。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不创新,哪能有新农村?

  “一号文件”中自然也少不了教育、医疗、养老这“三大焦点”。2006年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将全免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将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全国农村将普遍实行该政策。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2006年起中央和地方财政将较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2008年要在全国基本普及。对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则提出了逐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村、农民进行“反哺”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一个共识,让农民兄弟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建设新农村的必要条件。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努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与发展不均,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正所谓“时不我待”,“十一五”无疑是打好新农村建设基础、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关键机遇期。开局之年的“一号文件”已使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变得更为形象具体,步骤方针、推进落实更加细化明确。言必行,行必果,务实求发展,不搞形式主义,扎扎实实工作,实实在在惠及9亿农民兄弟,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全社会的共同企盼。


作者:蒋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