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17位学者如何说中国(海外阅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6日01:15 环球时报

  

17位学者如何说中国(海外阅读)
《权力转移》的封面

  在美国,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是一个热门话题。今年1月,以沈大伟为首的17位中国问题专家,联合就这一问题出版了一本论文集———《权力转移:中国与亚洲的新动态》。

  此书是这些专家们历时3年专题研究的成果集成,从历史、政策、外交、经济和军事等多个角度,分析了中国的发展对亚洲以及世界———特别是美国在这一地区地位的影响。以17位作者的专业背景和学术声望来看,《权力转移》无疑是近年来西方关于中国发展前景的重要著作之一。

  顶尖学者关注中国发展

  沈大伟是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密歇根大学政治系博士,1977—1978年曾在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东亚局任职,之后活跃于英美学术界中国研究领域,现任乔治·华盛顿大学爱略特国际事务学院中国政策项目主任、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高级研究员。他对中国的认识相对比较客观,在中美关系上,他明确提出中国在亚洲影响力的上升并不代表美国在这一地区影响力的下降。

  《权力转移》当然不是近期讨论中国发展及其影响的唯一著作。沈大伟新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集6个不同国家的17位中国问题专家的智慧编写出来的一本全面探讨中国发展对亚洲地区秩序影响的书籍。其中除了沈大伟之外,兰普顿、王赓武、季北慈等都是这一领域耳熟能详的名字。

  作者阵容和覆盖的议题已经能够保证这本书是近年来研究中国发展的最重要学术著作之一。美国另一著名中国问题专家、乔治·华盛顿大学爱略特国际事务学院前院长哈里·哈丁评价道:“这是一本任何对中国外交或亚太地区政治感兴趣的人的必读书。”

  探讨中国发展对亚洲意味着什么

  此书可以说是近来对中国发展研究覆盖面最广的一本著作。从沈大伟的介绍开始,该书共有16章,分为6部分,分别从“中国与变化中的亚洲”、“经济层面”、“政治与外交”、“安全”、“对美国意味着什么”及“对亚洲地区意味着什么”来探讨中国发展与亚洲秩序。时下热门的中日关系、朝核问题、两岸关系皆被囊括其中,另外还有“亚洲出现以中国为中心的经济网”等为主题的富有新意的文章。

  然而,正如沈大伟在布鲁金斯学会举行的该书发布会上所说,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因为中国发展会对亚洲政治产生巨大影响,所以这实际上是一本关于亚太地区政治的书。对笔者来说,这本书的最大意义在于它提出了一个中国和其他国家都必须关注的课题:中国发展对亚洲秩序意味着什么?亚洲地区体系是否正在变成以中国为中心?现代之前亚洲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是否正在回归?中国必须关注这个问题是因为它与中国的亚洲战略和定位直接相关,美日等在亚洲有深刻利益的国家关注这个问题是因为它们对维持其现有亚洲地位有危机感,“害怕中国挑战它们的现有地位和利益”。

  沈大伟是这一课题的提出者和长期的关注者。他第一次正式回答这个问题是在《国际安全》2004年冬季刊题为《中国接触亚洲:重塑地区秩序》的文章里。其中认为中国的发展及其对亚洲国家的接触外交是重塑亚洲秩序的主要催化剂,但不可就此认为亚洲秩序已经变成以中国为中心或者被中国主导。在这本新书里,沈大伟基本上沿袭了这一观点,该书所有作者在这一问题上达成了难得的一致,即亚洲地区秩序根本没有变成以中国为中心。这是因为中国发展不是影响亚洲政治的唯一因素。美国主导的亚洲安全体系仍在,而且有进一步巩固之势;同样不能忘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及陷入僵局的中日关系;还有以东盟为主导的亚洲地区整合;以及亚洲各国之间在经济、技术、文化等领域日益密切的相互依存。

  其中一些观点和分析值得关注

  当然,站得高一点看这本书,会发现它客观上仍免不了为美国政府献计献策。在对中国外交进行了全面细致深入的分析后,该书第五部分明确提出“对美国意味着什么”的问题,并用两篇结论迥异的文章体现了美国人的“平衡”。

  尽管该书“美国特色”不可避免,笔者还是认为其中的一些观点和分析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中国能否和是否应该成为亚洲秩序的中心这个问题,就值得我们好好琢磨。一方面,我们不可因国外关注就沾沾自喜,素有“危机感”的美国人尚认为中国还不是亚洲的中心,我们就更没有理由高呼中国在亚洲影响力的上升。事实上,“中国威胁论”不仅在日本常见,在越南、印度、新加坡等国也时有耳闻。我们不要认为这些年来中国外交的成功已经消除了周边国家对中国发展的疑虑。另一方面,也不可否认周边国家越来越以友善的目光看待中国。随着中国的持续发展,确定中国在亚洲的地位及设计相关的战略将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课题。▲

  《环球时报》(2006年02月24日第二十一版)


康慨 张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