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建筑中原——河南省建筑业“十五”回眸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6日04:43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以来,全省建筑行业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建设部的关心支持下,以做大做强建筑业为目标,加快发展步伐,为全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支柱:

  建筑业对经济社会的贡献日益突出

  ——建成了一大批房屋建筑。五年共完成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5450.91万平方米,平均每年以7.8%的速度递增。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074.1亿元,竣工面积5029.33万平方米,分别是“九五”时期的3.4倍和2.25倍,极大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

  ——完成一大批市政公用设施项目建设。五年间全省38个设市城市共完成市政公用设施投资420.31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8倍。其中,2005年完成市政公用设施投资126.67亿元,比上年增长33.9%,全省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66.5万立方米/日,生活垃圾处理能力13689吨/日,城市道路新、扩建长度6767.5公里,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建成了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五年共完成投资1331亿元,为“九五”期间的3.6倍,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由“九五”末的507公里增长到2678公里,居全国第四位,河南大交通“十字”高速公路基本形成,实现了市市通高速。

  ——建设了一大批能源、电力项目。全省新增发电装机1044万千瓦。投运500千伏变电容量525万千伏安,输电线路1346公里,投产220千伏变电容量801万千伏安,输电线路2566公里,全省第100座220千伏变电站顺利投运,发电装机容量突破2800万千瓦,国产第一个超临界机组沁北2×60万投入发电;完成义煤集团新义煤矿、神火集团薛店矿井、新乡吴村煤矿、焦作赵固一矿等大型煤矿建设。

  ——完成水利基建投资88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157%。相继开工建设了盘石头水库等5座大型水库和20座中型水库和南水北调工程,基本完成了淮河干流堤防加固工程和正在治理的沙颍河、涡河等大型骨干河道治理工程。全省大多数防洪骨干河道的防洪标准达到10年-20年一遇;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的投入使用,使黄河下游防洪标准由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使用,使中原交通运输大通道框架基本形成,火电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尤其是目前正在建设的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和河南艺术中心工程,对于发挥我省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提升我省对外形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建筑业全行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据统计,“十五”期间,全省建筑业完成建安工程总额为8706.0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5.7%。五年中,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达到3496.72亿元,平均每年以24.2%的速度递增,其中2005年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达到1055.85亿元,在全国居第12位。五年中,全社会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470.3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9%,平均每年以13%的速度递增,其中2005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616.33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占GDP的比重达到5.85%,排在全省国民经济行业第五位。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在境外完成营业额12.6亿美元,比“九五”时期增长了2.2倍,平均每年增长35.7%。从省外获得劳务收入249亿元。

  建筑业规模持续扩大和快速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目前全省建筑业从业人员417.15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7.4%。其中吸纳农民工349.31万人,占建筑业从业人员总数的83.7%,占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建筑业人均收入占到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左右,在有些市县农民收入的70%来自建筑业。建筑业已成为部分地区县域经济增长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主渠道。同时,建筑业的发展,还带动和促进了冶金建材、制造、房地产等相关产业以及50多个经济门类和行业发展,其产业关联度达1.7个百分点,对工业的拉动和辐射作用明显,对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事实证明,建筑业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活力:

  建筑业在改革中发展壮大

  “十五”期间,全省建筑行业按照“改企转制、政企分开、调整结构、扶优扶强”的基本思路,强力推进国有建筑企业、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焕发企业活力。目前全省的国有建筑企业已基本完成改制,全省建筑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国有资本基本退出,民营企业迅猛发展,民营资本进一步扩张,民营化率已达77.6%,企业活力增强。

  在狠抓企业改制的同时,全省建筑业以做大做强为目标,培育壮大产业市场主体地位为重点,加快行业调整。

  一是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培育骨干龙头企业。全省各地重点帮助一批实力较强、发展前景好和连续多年荣获全省建筑业综合实力50强的总承包企业,在市场准入、资质升级、市场竞争中给予扶持,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壮大规模和实力。目前,全省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达179家,超过5亿元的有33家,超过10亿元的有15家,建筑业产业集中度不断增强。

  二是调整专业结构,使专业分布渐趋合理。在继续大力发展防腐、防水等强势专业的同时,重点发展了交通、市政、装饰、钢结构、消防、建筑智能化、设备安装等投资集中和新兴的专业,鼓励总承包企业分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专业承包公司,引导有突出专业技术或专业施工基础的中小型队伍改造为专业承包企业。

  三是调整建筑业的经营结构,使建筑业由单一型经济向多元经济发展。全省各地鼓励企业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打破行业壁垒,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申请多项总承包资质,向交通、市政、水利等行业发展延伸。近年来,房屋类建筑在我省建筑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逐渐下降到50%左右,交通、水利、市政等工程的产值逐年上升,大建筑业体系初步形成。

  为规范我省建筑市场秩序,我省全面整顿建筑市场秩序,为建筑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省从2001年开始持续开展了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和整顿规范建筑市场工作,对建设单位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代理企业等市场主体及管理薄弱的环节和地区进行全面清理和整顿,加强对城乡接合部、公路沿线、开发区以及县以下地区工程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建立了建筑市场准入、清出制度,严格执行法定建设程序。在招标投标监管方面形成了优胜劣汰的公开、公平、平等竞争机制,招投标工作基本实现了管理程序化和规范化。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全省各地实行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形成社会舆论监督和自发的市场选择机制,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秩序。

  全省建筑行业积极探索工程质量监管新机制,不断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一是不断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质量责任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

  二是认真落实施工许可、图纸审查、建设监理、见证取样和竣工备案制度,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是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把工作重点向薄弱环节和关键环节倾斜,对不同质量保证能力的企业、不同类型的工程、不同地区的工程,实施不同强度、不同深度的“差异化”监督管理和质量巡查,从而提高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四是初步建立工程建设质量信用体系,把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质量安全业绩状况与市场准入、资质升降、招标投标、企业评优评先、奖惩等相结合,形成了“市场”和“现场”联动的工作机制,体现了激励与处罚,服务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充分调动了企业争先创优的积极性,有效地约束和规范了企业及个人行为。目前,全省受监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得到了较好执行,工程项目参建各方的质量意识不断加强,质量保障体系日益健全,质量行为进一步规范,整体工程质量稳中有升:主体结构合格率100%;竣工工程合格率100%;工程质量备案率100%。五年来,建筑工程共创“鲁班奖”工程14项;国家优质工程金奖1项、银奖2项;国家装饰奖15项;詹天佑大奖1项。

  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工作,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建设厅牵头17家清欠联席办公会议成员单位,创造性地开展清欠工作。目前,我省农民工工资的历史清欠任务已经完成,中国工程信息网上显示的我省63亿拖欠工程款,清欠比例已达到94%,其中政府投资项目清欠比例为96%,超额完成国务院下达给我省的清欠任务。

  河南省建设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