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汉埽工遗迹现身灞河(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6日11:03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汉埽工遗迹现身灞河(图)

  河滩呈现埽的遗迹。

  文/图记者呼延思正

  特别提示

  去年秋季,灞河下游经洪水冲刷之后,东岸段家庄(西蒙村)段河岸暴露出一些坚硬黑土,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科技考古室专家秦建明研究员偶至其处踏勘,一眼认定其与周围沙砾河岸截然不同,经近期仔细研究判断黑土系古代埽工遗址,是一处珍贵的古代水利工程遗迹,也是迄今我国考古发现时代最早的一处埽工遗址。

  河滩骤显古工伟绩

  遗址位于灞河下游东岸,所处地段北距灞水入渭口约8公里,是灞河流量最大的区段。

  去秋洪水将河岸沙石冲刷尽去,余下坚硬的黑土,在河床东岸形成一处伸向河心的突出物。这处黑土暴露部分平面大致呈三角形,南北最长处依岸长约10米,东西最宽处约14米,高出其下河滩1.5~4米。黑土南侧一断面之上,暴露出由柴草层构成的同心螺旋形线,螺旋线间所夹尽是坚硬的黑泥,土泥中掺杂有少量瓦砾与沙砾。黑泥非常坚实,与柴草结合紧密,显然系经过密实加工。这些结构特点,当系柴草层与泥土层平铺后卷滚形成,与历史文献中记载的中国古代的水工建筑物埽体的结构完全相同。

  秦建明研究员及科技考古室的姜宝莲、梁小青多次观察,发现该处断面上同心螺旋形线不止一处,说明这里有数条长埽相叠,共同构成一处埽体工程。埽体均与河岸平行,埽体所暴露的断面已并不完整。从残存遗迹看,其中最大一埽大约因自重原因,断面上的同心螺旋线呈现横扁圆状,上下径短,左右径长,最大径约有3米。埽中所用骨料主要是柴草,其柴多树枝,文献记载者有柳榆荆苇秸秆之类,作为大骨,以索编网连之。草束密置其上,然后铺土泥,以心索为芯卷之。从灞河发现的埽结构看,其土皆用青泥,其柴一般粗如手指,草则多为细长叶类。由于黑泥的封闭性良好,埽中所存木橛柴草形状大多保存较好,有些草甚至还呈现青绿色,也发现有尚呈黄色的秸料,个别用草编的小绳结构也清晰可见。

  埽体上还可见到插有不少方向不同的小木桩,木桩一端削尖,系防止埽体溃散的埽桩,这些小桩,大部分夹在各层之间,当为卷埽过程中打入。埽体上还发现一处垂直竖立且直径较大之桩,桩顶高出埽体,这应是下埽后用于固定埽的长桩,其桩当穿透埽体,打入河底。

  灞河东岸因近年取土采沙而向东凹入,由此一地点向东50米处也暴露有少量黑土,黑土结构与调查的埽体相同,其中也夹有柴草层,当为另一处埽工遗址。

  宏伟智慧的工程技术

  对古埽工技术有独到研究的秦建明介绍,下埽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一种治水方法,主要用于堵塞决口、保护堤脚、减杀水势,也可以沉入水中作为堤基,筑挑水坝以及构筑码头等。

  埽系人工制成,埽之大小随工程需要而定,大埽甚长,巨如长龙,长度可达数十米,直径则可达数米,为一庞然大物。宋元时一般的埽长二十步,直径一丈有余,所以制埽与下埽的工程艰巨。常见的埽由埽骨和埽料等构成,埽骨用竹索麻绳编成,形如巨网,上密铺以梢柴草秸,再平铺入土泥,压实后起卷,自外钉以许多木桩木橛,以免溃散。卷巨埽时要大量人力,采用木杠木梯唱号滚卷。卷好的埽外还要用大竹索一圈圈束腰箍头,埽心亦有大竹索通贯。下埽时则要更多人参加,自堤上或河岸滚滑入河中,也有自船上放入水中者。合龙时所用巨埽,其下埽之法有顺有横,这是指埽体放置时与水流方向的顺或横。下埽后,将心索与其他系索固定,还要以大木桩穿埽钉入河底,名曰“下埽签桩”。埽可上下叠用,也可沿岸连铺,形成埽岸,用法非常灵活。

  《宋史•河渠志•黄河上》中记载当时沿河备埽料之制度:“旧制,岁虞河决,有司常以孟秋预调塞治之物,梢芟、薪柴、楗橛、竹石、茭索、竹索凡千余万,谓之‘春料’。诏下濒河诸州所产之地,仍遣使会河渠官吏,乘农隙率丁夫水工,收采备用。凡伐芦荻谓之‘芟’,伐山木榆柳枝叶谓之‘梢’,辫竹纠芟为索,以竹为巨索,长十尺至百尺,有数等。”

  该书中还记载了制埽与下埽方法:“先择宽平之所为埽场。埽之制,密布芟索,铺梢,梢芟相重,压之以土,杂以碎石,以巨竹索横贯其中,谓之‘心索’。卷而束之,复以大芟索系其两端,别以竹索自内旁出。其高至数丈,其长倍之。凡用丁夫数百或千人,杂唱齐挽,积置于卑薄之处,谓之‘埽岸’。既下,以橛臬阂之,复以长木贯之,其竹索皆埋巨木于岸以维之,遇河之横决,则复增之,以补其缺。凡埽下非积数叠,亦不能遏其迅湍,又有马头、锯牙、木岸者,以蹙水势护堤焉。”

  《宋史•河渠志》记大观二年赵霆上免夫之议,谓:“黄河调发人夫修筑埽岸,每岁春首,骚动数路,常至败家破产。”《河防通议》记宋时用埽情况曰:“自龙门至于渤海,为埽岸以拒水者,凡且百数,……岁不下数百万缗,兵夫之役,岁不下千万功。”可见埽工工程之巨。

  《元史•河渠志》有欧阳玄总结治河与堵河经验的《至正河防记》,也记录了元代制埽情况。其根据用途不同将埽分为岸埽、水埽,及龙尾、栏头、马头等埽;其制埽工程分为开辟埽台及推卷、牵制、鑏挂之法;制埽材料则有用土、用石、用铁、用草、用木、用禝、用之方。明代潘季训《河防一览》中还强调合龙最后之埽宜用一头大一头小的“鼠头埽”。

  因埽体巨大沉重,难以运输,所以一般护堤埽卷埽之场地多就近选择,并设在下埽处的上部,称为埽台或埽场,就地卷成后滚下河堤。而制埽之土则往往取于别处,不能用河边松散沙土。

  中国用埽的技术产生于何时,目前尚无定论。元《河防通议》中有《卷埽》一节,称:“埽之制,非古也,盖近世人创之耳。”可能将埽产生的时代定得过晚。先秦时期曾出现“茨防”之名,慎子曾说过“治水者茨防决塞”。“茨防”可能就是早期的草埽。都江堰传统的石笼筑堰技术,大约源于先秦时期。其传统的石笼长三丈,直径约一尺七寸。这种石笼,也应当归入埽之一类。

  历史上著名的“塞瓠子决河”,是西汉时期堵塞黄河下游一处为患数十年决口的巨大工程,汉武帝亲临决口,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决口。司马迁也参加了背草工作。堵口曾‘下淇园之竹以为葽’,所用的大量柴草,应该一部分就用来制埽。

  汉代王延世治河曾用“竹落长四丈,大九围,盛以小石,两船夹载而下之,三十六日,河堤成。”这种技术与都江堰石笼一样,都类似于埽。西晋的傅祗曾造“沉莱堰”,结构不详,从字面看并不是一层层夯筑为堰,而是以“莱”下沉,推测也是运用埽一类的工程措施。

  在宋金时代,水利工程方面有着大规模采用下埽技术的记载。宋金治河还设有埽兵,进行军事化管理,许多堤段甚至以埽为名。

  元明清治河,依然以埽工为主要技术。《清史稿•河渠志•淮水》记靳辅之言:“自周家闸历古沟、唐埂至翟家坝南,估计筑三十二里之堤,……及高良涧、高家堰、武家墩大小决口三十四,需费七十万五千有奇,皆系用埽……”

  这种埽工技术,一直延用至近现代。北方有些地区,民间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还用草埽治河护堤,不过埽名或有不同,有称之为“懒龙”者。

  灞河古埽工意义重大

  秦建明谈到,埽的产生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史上的一项重大创造,沉埽对于冲击性流水有很强的耐冲刷性。同时制埽取材便捷,一般运用的都是低廉简单之物,如树枝柴草、绳索与泥土等,所以特别适合于多土少石的地区。埽的运用,是古人在湍急水流中施工一项得力的技术保障,因此在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江、河、淮、济、永定等许多河流以及海塘、码头工程中都曾运用这种技术。特别是治理水患极大的黄河,抢修大堤,堵塞决口,这项技术被作为最重要的工程手段。

  灞河发现的这处古埽工遗址,说明地处关中的灞河上也曾经使用过埽工技术。灞河古埽采用了青黑色的泥土为埽料,这种泥土在河水的冲刷浸泡下不易松散,虽历经千余年之久,其中所夹的柴草依然保存较为完好。在经历洪水之后,上下游的河岸都受到冲刷,独其得以保存并突出于河中,证明这种材料有很强的抗耐力。埽沉入水下后,往往在其上加筑堤岸,一般很少出露,所以古代埽体难得一睹。灞河显露古埽工遗址,向今人展示了甚为罕见的古埽结构,可谓是一处珍贵的古代水利工程遗迹。

  这处遗址上部为水成沙砾层覆压,埽料中可见秦汉瓦砾,未发现更晚的遗物。遗址周围也散布有一定数量的秦汉瓦砾。该地西隔灞河,遥与汉长安城东侧宣平门相对,东侧不远与历史上记载的汉霸陵邑遗址相去不远,根据地理位置与周围遗物,初步推测为汉代遗存。这一遗址,也许与加固漕运码头有关。如果这一推论成立,则我国可信的用埽历史将能上推至汉代。

  近现代西方水利工程技术传入我国以来,中国传统的埽工技术运用日少,许多人对于沿用了数千年的埽工技术也渐渐淡忘。所以,对这处早期埽工遗址的揭示就有了特别意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